孫貽蕙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公共教學部,浙江 杭州 311231)
對于杭州而言,2022 年亞運會讓世界的目光瞬間都聚集在這座城市,賽事的影響力、比賽的級別、賽事的精彩度等,會吸引全世界的觀眾來到這里。加之而來的是媒體、網絡的大幅報道,短時間內讓世界各地的人知道這座城市,聚焦這座城市。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這座秀媚華麗的歷史古城早已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加上比賽前期宣傳,比賽中網絡、電視對賽事的轉播,將“大國風范、江南特色、杭州韻味”融入到體育賽事中,會讓這座城市的知名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杭州亞運會與城市旅游的互動發展,會極大增強城市的影響力,從而把城市的品牌效應傳播擴大,加快拉動城市發展進程,提高對城市旅游的社會評價值。
體育賽事與城市旅游之間的互動與發展,對賽事的推廣和舉辦城市的旅游發展帶來雙向的推動作用。旅游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向已有的游客資源宣傳體特色體育賽事旅游項目,進而提高體育賽事的宣傳力度和曝光率,賽事主辦方同樣需要借助旅游企業的平臺,進行宣傳,優化賽事市場營銷策略。而旅游企業也可以為賽事的提供餐飲、住宿、交通、娛樂等完善的接待后勤服務保障,同時也增強游客對體育賽事旅游的滿意度。
國際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加旅游吸引力、擴大客源市場,同時也為城市旅游注入新的血液,收獲巨大的旅游經濟效益,進而助推旅游業的發展。根據我國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數據統計顯示:第29 屆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入京旅游人數達到45 萬人次之多,觀看比賽的人次達到600-700 萬人次,中國入境旅游(外匯)收入202.32 億美元,比同期增長2.2%;2015 年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為青海城市旅游業的發展開辟的新的路徑,當年接待國外游客2315.4 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48.03 億元,增長22.8%,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45.55 億元,旅游外匯收入3876.30 萬美元,增長50.6%。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重大的體育賽事對舉辦城市旅游業影響具有直接、顯著的作用。城市旅游客流量不斷增加,城市旅游收入增長顯著,帶動了城市經濟,完善了城市旅游建設,優化了旅游資源結構,有助于提升城市旅游的國際形象。
杭州亞運會屬于國際賽事,競賽水平高、媒體關注度強、參與人流量大,并且具有極強的觀賞性,以及獨特的體育精神文化屬性,可以給舉辦城市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促進整個城市經濟的發展。強烈的市場反應,在賽前就會有所體現,投資商、廣告商、媒體運營商、通訊產業會開始傾向于賽事有關的投資運作、賽事贊助、相關產品冠名、賽事廣告宣傳、電視和網絡直播與轉播、賽事吉祥物、紀念品開發等,都會帶動杭州相關產業與行業共同的產業鏈條,產生綜合的經濟效應。在比賽期間,這一經濟效益會在市場中得到最大的體現,杭州亞運會的33 個場館涉及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余杭區、富陽區、淳安縣8 個區,市場接待人次得到合理的分配,就會帶動8 個區及周邊的出行、住宿、就餐、以及附近商場娛樂項目,需求得到迅速膨脹,使市場消費人群激增。賽事后期,城市旅游業借助體育賽事鮮明的體育特征與城市鮮明的地方特色相融合,通過旅游營銷宣傳,體育旅游周邊產品的開發,體育與旅游休閑產業創新,以及對體育賽事場館的再利用,對于承接大型商業活動、創建健身活動場館、體育與城市旅游資源相包容滲透、豐富城市旅游市場,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種互動發展的創新型“體育旅游”產業,也將給城市旅游資源帶來機遇和新的方向,最終形成共同的利益產業鏈,使重大體育賽事與城市旅游之間相互依托,促成雙方協同發展。
舉辦大型賽事前,政府會對城市設施進行整體規劃與布局,完善城市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賽事期間人流量的承載能力以及提升游客城市體驗感,提供優越完備的城市硬件設施。反之,通過舉辦大型賽事使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備、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更加優化,對于城市旅游的發展也將產生有力的促進作用。
亞運會是國際級的綜合性體育賽事,對于杭州的城市發展、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國際知名度的提升無疑會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在亞運會籌備期間,杭州將按照亞運會的要求對城市進行統一的規劃布局和升級改造。例如杭州奧運博覽城的打造和城市地鐵網絡的完善等,杭州的環境、交通、住宿、服務等各行業都會迎來一個全新的升級。
通常在賽事活動舉辦期間,當地政府會成立相應的工作組或職能機構進行各項管理、協調等工作,但一般均為臨時成立而非常設機構,隨著賽事活動的結束相關職能機構就會跟隨撤銷,但此時大型體育賽事的“長尾效應”也是慢慢顯現,應樹立體育和旅游部門的合作意識,加強雙方的業務往來和深度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有力的維持和維護賽事舉辦地城市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杭州具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和自然資源,是一座發展迅速的旅游城市,但缺少舉辦國際大型綜合賽事的經驗,亞運會的舉辦將填補這一空白,會進一步促進杭州城市旅游的開發和升級。以此為契機,建立健全的體育旅游產業運營管理機制,一方面充分開發本屆亞運會體育旅游資源,打造城市品牌和特色,提升杭州國際知名度,另一方面為杭州后亞運時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最后培養一批既懂賽事運作又了解旅游市場規律的綜合型人才。
杭州有許多實力強勁的大型企業,囊括互聯網、物流、制造業等諸多領域,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致力將杭州亞運會辦成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體育盛會。在此前提下,怎樣整合各方資源,加強相關企業與本次賽事的聯系互動,對于亞運會的舉辦和杭州城市旅游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從而政府需要科學評估亞運會和杭州城市旅游的互動關系,制定靈活有效的激勵政策,鼓勵市場運作和合法合規的突破及創新,同時完善相關政策和法規,尤其是有針對性的法律條例,如知識產權、服務外包等,為體育產業和城市旅游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杭州經濟發達,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有召開杭州G20 峰會的經驗在先,進一步提升其整體的旅游服務水平,相信會使到訪者印象深刻。此外完善和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項目同樣十分重要,采取東中西區域協同發展,富陽發展水上特色體育旅游項目為,千島湖則可以發展自行車騎行、山區旅游來形成新的旅游消費熱點,要積極實施“體育+”工程,推進體育與文化、旅游、養老、健康、教育、互聯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體育消費新業態;圍繞“互聯網+體育”、“智能城市”的發展理念,開發體育休閑項目,打造體育特色小鎮及景點,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充分利用亞運會對杭州城市旅游的帶動作用。
按照時間軸可將杭州亞運會分為籌備期、舉辦期和結束期,通常大型體育賽事在籌備期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確保比賽的順暢進行,在舉辦期各方面的準備和運行達到一個頂峰。但也有許多先例,許多大型體育賽事因缺乏整體布局,導致貪大求多、浪費嚴重,主辦方耗資巨大、入不敷出。所以杭州亞組委在籌備前期提倡賽事場館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能租不買、能借不租,在力求節儉的同時還應充分圍繞杭州城市特色,通過各類媒體、各種渠道向世界展現杭州形象、杭州風采。
另外還應重視杭州亞運會結束以后的相關問題,一是各項場館的開發再利用,二是與城市旅游關系的維持和發展,在節流的同時不斷的開源,為杭州后亞運時期的可持續發展和城市品牌的維護不斷的開發資源,升級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