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濛
留白,顧名思義,就是在作品中留下一定的空白。而留白在傳統藝術應用方面比較廣泛,留白的出現,看似是作者不經意為之,實際上更能凸顯作者的獨具匠心。若實現對留白的高效利用,既能引發受眾情感上的共鳴,還能讓作品更具吸引力,會引領受眾情感、思想順著故事情節而出現諸多的變化。運筆時,會適度將某一人物、某一場景弱化處理,以更好的渲染氣氛、抒情寫意。在現代影視作品中,影像結構會受到留白技法的有效影響,也就是說,留白是美學理念的有效拓展,主要表現在布景方面藏景,而在情節上進行懸置。
對話留白是作者設置的一段重要話語,而留白對話就像繪畫一樣,看似無景,實際是營造另一番意境。留白則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是創作者的精心設計。通常情況下,留白對話營造出的氛圍呈現多元化特點,而在氣氛上可發人深思,可插入相應的音樂,以引領觀眾情緒。同時,通過畫面再現可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調動起觀眾補白的積極性,讓故事情節更加引人入勝。
作品生成與預設互為因果,無前期的預設也就不會生成更具靈魂色彩的影視作品,最終也會換作泡沫。為了達到理想的預設效果,可將留白創設其中。在作品疑問與答復處理方面應用較為獨特的技藝,既可調動觀眾積極探究的興趣,還能為創作者帶來更多的收獲與興趣。一般來講,作品作者會選擇獨特的思維形象來設置留白,通過此種處理,懸思性質更強,還滿足了留白的實際需求。例如,在《瑯琊榜》中的角色梅長蘇是作者預設的一個足智多謀、才華橫溢的宗主形象。看似為追求名利,實際上是為洗刷冤屈。梅長蘇為了洗刷冤屈不斷堅持,堅守正義,其執著的信念感染著每位觀眾。例如,劇中有一情節,蒙摯緊握雙拳,眉頭緊鎖,“皇上命我一月內破案,這并非我所長,本就無頭緒……可譽王偏偏又來這一出……”此時,梅長蘇表示,譽王并不是想害蒙摯,而是想借機拉攏而已,而后,梅長蘇笑了笑,認為此案也沒法破。此舉為后續梅長蘇對付譽王與謝玉埋下了伏筆,也充分凸顯出梅長蘇這一人物心懷天下、足智多謀的形象特點。
對話留白的呈現效果與演員演繹具有直接性的聯系,通過演員的巧妙演繹,能將對話留白的藝術價值充分凸顯出來,這對于影視作品創作而言意義重大。以《那年花開月正圓》為例,女主角周瑩性格開朗、心地善良,初識吳聘時,正趕上吳聘被乞丐碰瓷想訛錢。吳聘知道乞丐訛錢,還是給了他錢財,此景被周瑩看到,此時,周瑩覺得吳聘太好騙,就假裝自己乃是乞丐妹妹向吳聘道歉,將自己的玉佩交予吳聘以作賠禮,在表演周瑩道歉時,演員的行為有停頓且帶有無奈,進而激起吳聘對周瑩的同情心,等意識到周瑩此舉的目的后,內心不快,而周瑩訴說自己的家庭變故后,吳聘表示:“哎,你們,你們不是本地人吧?”此處吳聘兩次提到“你們”,且稍作停頓,表示吳聘對周瑩家中變故心生同情。而后,周瑩想讓吳聘買下自己的玉佩被吳聘拒絕,此時,周瑩連忙改口:“只要五兩,不,三兩,不,二兩。話語中連續的兩個“不”字充分凸顯了周瑩想要獲得銀錢的急切心理。演員將內心矛盾、情感痛苦,再加上演員音色的變化與哭泣,把“不”字刻畫得淋漓盡致,以更好的感染人。“不”字的應用,大大拉近了人和人間的關系,也能讓觀眾思考這個詞語的真實內涵,也會讓觀眾對電視情節更加期待。且此情節的設定,為后續發展埋下伏筆,也讓情節增添了趣味性與情趣性。
對話留白在作品中的設計,可引發受眾心理與情感上的共鳴。例如,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一處經典情節,雨夜里馬小軍嘶喊米蘭的名字,等到米蘭出現后馬小軍大聲告白:“我喜歡你!”此時背景中響亮的雷聲將馬小軍的聲音蓋住,米蘭并未聽清馬小軍的話,當她再次尋問時馬小軍卻失去勇氣轉身就要走,借口說車子掉在溝里啦。此情節的設計,與現實生活貼近,讓人們聯想到初戀時的青澀與單純,能讓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重溫成長的煩惱,且都是每個人曾經經歷過的。而后,米蘭一把將馬小軍拉到懷里,兩人緊緊相擁,也滿足了觀眾對戲劇情節的期待。
對話留白在作品中所凸顯出的藝術效果還表現在凸顯有性格特點方面,能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生動、立體。例如,在電影《走向共和》中,李鴻章曾經對其部下黃瑞蘭承諾,“永不相負”。可等到李鴻章得知黃瑞蘭殺人、貪污軍餉后,李鴻章表示不能負了百姓與朝廷,只能負黃瑞蘭。而負和不負對于觀眾的觸動還是比較大,也值得人們深思,充分凸顯了李鴻章的大局意識、不枉私情,讓整個人物形象變得更為突出。
《秋菊打官司》中的系列情節向觀眾凸顯了淳樸民風。影片中的村長這一角色鮮明且立體:菊多次進城告村長,但村長都是熱情相迎,且秋菊難產,村長也連夜帶著人將她抬到了醫院搶救,及時營救了秋菊母子。在此橋段中,村長是個公私分明、熱情助人、樸實的人,其樸實的語言讓人動容,也讓故事情節變得更加生動。
綜上所述,對話留白是影視作品創作者給觀眾留下的快樂源泉,其也留下了一定的懸念,也留下了多元解答、多維思索的空間,其為觀眾探索與想象提供了空間。此外,對話留白藝術效果的應用,能加深觀眾對作品的理解,可看作為對作品賞析呈現多元化的審美追求,對此,對話留白的合理化應用具有現實意義與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