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穎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士官學校,浙江 杭州 310000)
稅費包括稅收和費用,從總體上看,我國當前的稅費政策可應用于各類企業之中。同時,還有很多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存在于稅收之外。在我國,企業所負擔的稅是政府的稅收收入的最主要的來源,企業所負擔的費是政府非稅收入的主要來源。
在各項稅費中,本文將企業稅費負擔主要概括為三大類:一是流轉稅費負擔率,其主要包含增值稅負擔率、城市維護建設稅負擔率、消費稅負擔率、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的加總負擔率、資源稅負擔率及其他行政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二是所得稅費負擔率,包括企業所得稅負擔率、土地增值稅負擔率及社會保險費負擔率;三是財產稅費負擔率,包括房產稅負擔率、車船稅負擔率、土地使用稅負擔率及印花稅負擔率。
勞動生產率演變出了全員勞動生產率這一概念,本文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主要是指各類工業型企業。所謂全員勞動生產率通常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結合產品價值計算出的平均每位從業者的生產量。對企業經濟活動來說,全員勞動生產率是衡量企業水平的重要指標,更是企業管理水平、生產技術水平、職工技術勞動積極性和技術熟練度的綜合體現,其計算公式如下: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
根據上邊的公式可以明顯看出,同一時期所有從業者的平均人數和工業增加值共同決定了全員勞動生產率的數值,這就說明,此兩者若有其一發生變化,全員勞動生產率將受到很大影響。一是工業增加值,即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后的余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二是同一時期企業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企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與全員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人數越多,全員勞動生產率越低,人數越少,全員勞動生產率越高。
增值稅作為企業所繳付的流轉稅中的大類,與工業增加值是息息相關的,一般來說,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長,增值稅也會相應增長,這是因為,當前已經銷售的那部分產品工業增加值變大,增值稅在核算時會受到其影響,而工業增加值只是從生產的角度去反映生產成果,沒有考慮其價值是否實現。當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作為企業稅費的兩大主流稅種,占據了企業稅費的很大一部分。從國內外的研究來看,學者普遍認為稅費過重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一般來說,企業稅費是影響企業生產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稅費越高,企業面臨的經營成本也越高,其利潤空間必然縮減;主觀方面,企業可能會因稅費負擔過重而產生不愿投入精力生產的心理,降低企業生產積極性。因此,本文認為稅費負擔可能會通過影響企業生產規模和成本投入等因素進而影響企業的增加值。
企業收入的分配格局中,稅費負擔分配的比例越大,員工報酬分配的比例越小。一方面,企業稅費負擔越重,基于成本因素的考慮,其裁員的可能性就越大,對勞動力需求方產生影響,即稅費負擔的高低可能會通過影響企業對勞動力成本的調整進而影響其企業用工人數;另一方面,企業的稅費負擔可能會影響其給予員工的工資水平,這也將會從主觀上影響勞動力供給方對于就業的意愿程度,甚至產生結構性失業。
1.能源資源密集度的影響。能源密集度又稱作單位GDP能耗,即生產每單位商品或服務所消耗的能源數量。能源密集度高的企業說明能源使用效率較高,那么該企業利用單位能源所創造的新價值就越高,從而促進了企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創新能力的影響。創新是第一生產力,這也是為什么我國實施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府補貼等政策鼓勵企業創新。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必然會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增加值。同時,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業合理配置人員結構,提高員工專業素質和技能,而這些都將轉換為“有效勞動”,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
綜上所述,無論從稅費負擔對企業規模、成本、用工數量或是創新能力來看,稅費負擔都會對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產生影響。
第一,降低企業總體稅費負擔率,包括直接稅和間接稅負擔率。由于總的稅費負擔率對全員勞動生產率有顯著負影響,因此國家應致力于制定相應的稅收方案,優化稅收優惠政策,增加對企業的財政補貼,以降低企業的實際稅負。例如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規范各種非稅收項目,促進費改稅;提高增值稅的起征點;制定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政策體系并使之常態化,建立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第二,企業所得稅作為所得稅類的大頭,應首先進行減稅。根據最新稅收政策,2017年小型微利企業的所得稅優惠的范圍擴大了: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政府政策表明了降低企業所得稅是大勢所趨。為了降低企業所得稅,除了從稅率和應納稅所得額方面著手,也可以從納稅成本方面考慮,簡化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程序,降低企業納稅成本,避免讓企業承擔不必要的成本費用,同時也可以提高企業納稅遵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