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婷
(貴州醫科大學神奇民族醫藥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
對于高等院校的學生來說,隨著課程內容越來越復雜多樣,學生對文獻資料的查找需求也隨之升高,因此文獻檢索課程的開展變得十分有必要。一直以來,文獻檢索都以選修課的方式供學生們選擇和學習,選修這樣的開展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不重視的心理,這就導致學生降低在文獻檢索課程方面的學習要求,進而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高校文獻檢索課程改革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由于選修課總是給人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所以高校將文獻檢索課程設置為選修課也就很難讓學生重視起來,自然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將高校文獻檢索課程由選修課轉化為必修課是改革創新的有效措施。這種形式上的轉化對于學生來說在文獻檢索思想觀念上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學生除了能夠提高對高效文獻檢索課程給予的重視程度,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為了達到必修課的考核標準在文獻檢索課程當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心思,將這門課程的學習獲得熟練掌握,進而在考試當中不會因此出現不及格的現象發生。由此可見,不僅僅是課程性質發生改變,對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想意識觀念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通過文獻檢索功能獲得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便捷,文獻檢索就像是一把通往網絡信息世界的鑰匙,這把鑰匙通過打開信息世界的大門,我們可以透過這道門發現外界豐富的信息資源,尋找任何我們想要查找的資料,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文獻檢索課程的發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和影響。高校將文獻檢索課程類型由選修課到必修課的轉換也是課程改革的先決必要條件。
教師在開展文獻檢索課程中,在教學方法上做出調整和創新也是文獻檢索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在傳統文獻檢索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選擇直接將檢索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并沒有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加強學生理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于文獻檢索過程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不會如何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從而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課堂參與的主觀能動性。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在引起重視的同時也要在教學方法上做出相應的改變。通過利用互聯網平臺提供的有利條件開展文獻檢索網絡課程,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針對課堂教學中被忽略以及沒聽懂的課程內容進行補充和拓展延伸,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例如:教師利用網絡科學技術在網絡課堂上設置不同類型的板塊,板塊內容涉及文獻檢索課程的知識梳理模塊,實際操練模塊,信息資源模塊以及聯機考試模塊。學生可以將網絡課程的模塊類型進行隨意切換,通過豐富模塊內容的表達方式,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可以在網絡上與教師展開親密的交流和互動,學生因課程教學的新型模式被深深地吸引,加強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動力。除了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講解文獻檢索課程當中融入案例加強學生的理解,學生也很容易被案例信息深深吸引,將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師的教學之中,同時也有效的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機會,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中心地位,達到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我們知道圖書館是學生獲得信息資料的來源之地,也是文獻檢索課程獲得應用的重要場所。隨著數字化時代的推進,圖書館內部的設施建設和管理體系也逐漸地趨向于科學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圖書館的管理體系和內部結構的數字化建設也影響著文化檢索的課程改革路線。有必要通過加強圖書館的內部結構建設,完善圖書館的管理制度體系來實現文獻檢索課程改革的目的。首先,應當針對圖書館管理人員展開集中培訓任務,培訓包括圖書館管理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學會正確掌握網絡管理系統開展工作內容,熟練記憶圖書館管理體系的相關規定制度,保證圖書管理人員的管理質量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其次,在進行圖書館管理工作的職責任務分配方面,應當保證科學合理的安排職責,制定出一套規范系統的管理工作流程和體系,管理部門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干預,同時保證協調進行。管理人員也要在自己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嚴謹細致,出現任何問題要求相應的工作人員負責,管理人員也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行,保證圖書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實,為文獻檢索課程的改革起到推進的作用。最后要制定出完善的質量管理計劃,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進行整改,不要忽視問題整改的重要性,避免出現拖沓的現象,保證圖書館建設和管理體系得到有力的保障。
綜上所述,學校開展文獻檢索課程對加強學生的資料查詢能力提供很大幫助,雖然教師對于課程內容的開展過程還存在很多的弊端,可是只要引起充分的重視,并及時采取措施對文獻檢索課程進行改革創新,不斷地完善課堂教學體系,就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