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婷
(河北省蠡縣辛興鎮鄭村小學,河北 蠡縣 071400)
當代教育觀認為: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必須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包括認識能力與操作能力。英語學習必須以可理解的大量英語語言信息輸入——“聽”和“讀”為前提,但要真正掌握英語,形成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僅僅靠語言的輸入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出——“說”和“寫”來檢驗和促進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的形成。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出一套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收到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現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往往側重學生語言技能的訓練,在著意于口頭技能培養的同時卻忽略了書面閱讀和寫作,在強調語言結構形式的反復操練的同時卻忽略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教師和學生輕視英語寫作的現象產生。
很多教師對小學英語寫作究竟要寫些什么缺乏明確的認識。大部分寫的練習表現為簡單機械的抄寫,學生容易完成,老師易于批改,但寫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缺乏聯系。
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到英語這門全新的語言,尚缺乏系統的認知心理表征訓練,在表達的過程中難免受到母語的構詞法、語法和思維方式的影響,用漢語的方式組詞或組句。
當學習完一個話題的內容后,老師要求學生根據學過的話題寫幾句話。學生往往寫得不好,錯漏百出,有些學生甚至完全寫不出來。他們為什么寫不出作文來呢?我們不難知道,他們是沒掌握寫的方法。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學生接過老師發下來的作業本連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往抽屜里一塞就了事。評價方式的單一導致師生互動、生生交流的缺乏,導致學生主體意識的缺乏,更導致學生寫作積極性的缺乏。
針對上述原因,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幾種策略。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手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從說到寫的轉化過程是兒童認知能力的飛躍,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有極大的耐心,針對兒童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要求和學生寫作能力的現狀,設計一些難易適當又充滿童趣的寫作任務。
2.讓寫作貼近兒童的生活。《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做到聽說讀寫的訓練內容和形式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真實的交際行為,貼近有目的的綜合運用英語的活動。”教師在設計寫作任務時,要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學生比較熟悉又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有意識地將課本內容向學生的實際生活延伸。
3.創設生動有趣的寫作情景。具體的做法是(1)讓情景趣味化、直觀化。如在教學身體部位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描寫他們最心愛的玩具娃娃。(2)情景生活化。如:學習了問路用語后,可讓學生用英語寫一寫到校的路是怎么走的。(3)利用現代技術拓展情景。如:學習Festival時,可用多媒體呈現一些關于節日的短片,讓學生感受節日的氣氛,觀察節日當中人們的行為等,再引導他們把這一切記錄下來,這些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
4.努力為學生搭建展現作品的平臺,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得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為學生搭建各種各樣的展示平臺,例如,可以在班的學習園地展示,制作手抄報等。還可以爭取領導的支持,在校內開展比賽,參加校外的各種比賽等。
1.挖掘教材內的寫作素材。小學英語教材本身蘊含著豐富的寫作素材。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兒童喜聞樂見的故事、對話、歌曲、游戲、小詩等。只要善于開發,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
2.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的素材。羅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要讓孩子們懂得我們所擁有的巨大財富: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聽,有手可以觸摸,有心靈可以感受。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寫日記,哪怕是一句話甚至幾個詞。如寫寫自己喜愛的小玩具、自己新買的文具等等。
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由于受母語的干擾和影響,硬套漢語規則和習慣,在英語寫作中出現不合規范或不合英語文化習慣的畸形英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糾正。
1.強調詞匯基本功的訓練。在學習英語單詞時,除知道基本詞意外,還要學會在語境中正確使用單詞,遇到一詞多義或同義詞的情況時,應注意其用法的異同,學習例句,加深理解。
2.強調語法學習。語法是組詞造句的基本規則,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有很大的差異。語法知識,必須經過反復練習,得到消化,以至變成自己的東西,從輸入轉化為可理解的輸出。這樣學生才能寫出讓人看得懂的文章。
3.適當背誦語言材料。古人云:“數誦以貫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誦能幫助思考,思考需借助背誦。背誦能增強學生的語感和記憶,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說話和寫作的能力。背誦對于解除語言學習者的母語束縛起著積極的作用。
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是按一個話題一個模塊進行編寫的,中高年級的學生每學習完一個模塊,教師就可讓他們做一次寫作練習。寫作練習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指導,降低寫作的難度,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才能提高。只有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支持,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寫作對于兒童來說是一個自我豐富與發展的過程。他們通過“寫”將自己朦朧的思想、情感、體驗明晰化,對零星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寫作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需要多種智力活動,如:觀察、感悟、想象、比較等。因此,寫作的過程也是這些能力提高的過程。作為教師應該大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