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品秀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第一幼兒園,四川 德陽 618000)
記得學前教育專家埃貝克說過:“學前教育工作者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泵商厮罄舱f過:“要教育兒童就要了解兒童,觀察是了解兒童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前提。”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觀察的重要性。在不斷的成長學習中,讓我知道“從兒童的角度來理解兒童,從兒童的角度來幫助兒童”的重要性,教師應該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在幼兒的實際活動中感受活動的過程和方法,觀察幼兒在實際活動中需要哪些能力,有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在何時何處還需要何種幫助,并記錄下自發狀態中幼兒的自發行為。
每周星期二是我班幼兒參加“戶外體育超市區域活動”時間,活動前,我帶領小朋友進行了談話,我給小朋友說:今天我們要參加“戶外體育超市區域活動”,在各個區域中有很多材料,小朋友們要多動腦筋,想想什么材料可以搭在一起用,大家要多試一試有什么新的玩法哦,把我們的身體鍛煉得棒棒的!然后也進行了一些溫馨提示:比如:要學會照顧自己,知道冷熱,知道在活動中保護自己和他人等等,最后請小朋友們選擇想玩的區域去玩。
瑞瑞是我們班的一個男小朋友,他性格活潑,勇于挑戰。今天,瑞瑞選擇了力量區,只見他在力量區搬了一塊踏板,他在踏板左右跳來跳去,玩了一會兒,他若有所思地跑到物品架上找材料,他欣喜地發現里面有一些平衡板,他高興地喊:“快來呀快來呀,這兒有很多的平衡板。”只見他取了一塊平衡板放在地上,想試著站上去,但左腳踩上去,平衡板馬上往左邊翹起來了,平衡板一下就翻身了,將右腳踩上去,也出現了一樣的現象。他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但瑞瑞依然堅持嘗試。這一次,他將左腳踩在靠平衡板中間一點,再將右腳小心翼翼踩到平衡板的另一頭,平衡板有些搖晃,他就伸開雙臂,成功地在平衡板上站穩了,他又將左腳往左邊用勁踩下平衡板,平衡板的右邊翹起來了,但右腳仍能在平衡板上穩穩地踩著。就這樣,瑞瑞來回地踩著平衡板玩,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后來,他又叫來了宸宸、萱萱玩平衡板,并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玩平衡板,比如:左右腳各一塊平衡板走路、三塊平衡板搭在一起過橋等等,玩得非常投入。
這是我的第一次觀察:
又是一個星期二的早上,我班幼兒參加“戶外體育超市區域活動”時間,瑞瑞依然選擇了小車區,他在小車區玩了一會兒,將車停在跑道旁,跑到玩具架上取來平衡板,然后又取了一塊平衡板,放在剛才那一塊后面,從第一塊小心翼翼地走過去,接著走第二塊,居然成功了,他高興地跳起來,說道:“我過河成功了?!比缓笥秩×撕芏鄩K平衡板,依次放在剛才平衡板的后面,又喊了幾個小朋友幫忙,一起擺了一長排的平衡板。然后興高采烈地從平衡板的第一塊出發,依次過每一塊平衡板。當走到中間的時候,他大聲喊:“小心,大海里有鱷魚,不要掉下去啦!”當他成功地走過所有的平衡木,高興地喊著:“我是漂流大俠,我成功啦!”周圍的小朋友看到如此好玩,也開始嘗試“過河”,有些小朋友也像瑞瑞剛開始玩那種情況,總是站不穩。于是,瑞瑞就開始當起了“私人教練”,他告訴小朋友不用害怕,多試一試就會成功的,在瑞瑞的鼓勵下,很多小朋友開始嘗試“過河”,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過河”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小朋友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這是我的第二次觀察:
這兩次,我沒有介入孩子們的游戲,只做了一個觀察者,看著他們一點點地嘗試,從在平衡板上東倒西歪到穩穩地站立,從一個人嘗試到兩個、三個小朋友嘗試,再到一群人嘗試,從自主探索到自主設置很多情境,我只是一個默默地觀察者。
這兩次觀察,我很慶幸我當時沒有急于中斷他們,也沒有果斷地進行指導,否則就無法看到孩子們精彩的一幕。活動中,孩子們沒有對我進行求助,這也讓我深刻感悟到,當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內容產生有機聯系時,就會使孩子覺得有興趣,孩子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就會被最大激發出來,就會更專注,讓孩子體驗到發現、探索的快樂和成就感。
其實,對于能力強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充分的時間、充足的場地和自由地討論,而老師,完全可以做一個幸福的觀察者。當然,對于一些能力弱的孩子,老師還是需要扮演協助的同伴角色,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調動孩子們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每天當班時,我會成為小朋友的觀察者、支持者、合作者。我喜歡這些角色,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期待,我被這些發現和期待激動著,快樂著,幸福著?!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也許就是對幼兒教師細致觀察孩子、解讀孩子心靈最好的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