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濤
(新疆呼圖壁縣第一中學,新疆 呼圖壁縣 831200)
當前探究性變成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屬性,高中物理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需要體現出探究性,而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就可以實現這一點。該教學方法強調的是生本主義,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合理的運用,能夠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究興趣,讓他們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且物理學科本就是在實驗基礎上進行探究的學科,所以,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的運用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出其作用。
問題是探究的基礎,因此,探究性的課堂教學也一定是以課堂提問為中心進行的。情境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基本外部環境,對于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習慣都有重要作用[1]。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首先就需要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情感,積極主動的感受知識形成過程。比如,在學習“時間和位移”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在學習“矢量和標量”時,教師就要運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內容“一個學生從操場的中心A點出發,先北行走40米后到B點,之后又向東行走30米到C點”,并且給學生提出問題“你們能夠在紙上使用有向線段表示這位同學的兩次位移和二次行走的合位移嗎?”,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成任務,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三個位移大小都是多少?矢量相加法則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教學,先用問題情境引入知識教學活動,學生在紙上畫位移的過程中就能夠進一步理解位移的概念,之后學生在畫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合位移的過程中,就探究和歸納了矢量相加的法則,這可以對他們的物理觀念進行培養,讓學生形成科學思維,促進課堂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
教師要想有序、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就需要做好課堂設計,課堂設計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教師要構建探究性課堂,就需要在課堂設計時重視對學生的課堂探究環節進行設計,通過探究化的知識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機會,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有效的體現出他們的主體性,提升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運用效果[2]。比如,在學習“速度”這一物理概念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主題實驗,例如,“用打點計數器測速度”,然后帶領學生到實驗室中,先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打點計時器構建以及使用方法,之后讓學生組成小組開展速度測試實驗,基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比如,固定打點計時器、安裝紙袋、啟動電源等,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探究實驗中。最后,教師看讓他們結合實驗數據思考問題“怎樣才可以計算紙帶的平均速度?紙帶上的點的密集程度和速度間有何種關系?”。基于這樣的教學,教師可以利利用物理實驗,讓學生自己參與到實驗中,體會到物理探究的樂趣,進而提升他們的探究興趣,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也可以之間加強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
新課改要求高中物理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模式,在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就需要改變以往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認清自己引導者、管理者和促進者的身份。教師在教學中要和學生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合理的設計教學方案,在確保集體利益的基礎上,主動的給個別學生提供指導以及幫助。還要鼓勵學生多參與集體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合理、客觀的評價學生。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合理、客觀的課堂評價,可以提升學生的獲得感以及成就感,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 教師就需要對探究評價進行健全,對課堂探究成果進行鞏固[3]。比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用”時,教師就能通過完善探究評價的方式促進課堂教學中探究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自由落體概念與速度以及加速度問題,之后讓他們在小組中總結,最后在班級內展示小組學習成果。教師在每個小組組長發言時,教師不要急于評價他們的觀點是對還是錯,而是要先肯定,之后通過側面提問,讓他們再次討論獲得的結論,通過探究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避免探究活動形式化的問題,提升學生探究的效果,讓他們探究的過程中真正可以學習到知識,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是滿足新課改要求的重要措施,對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可以讓學生改變以往被動學習的狀態,變為主動學習,激發他們的物理探究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探究性課堂教學中,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同時也可以讓物理學科回歸科學本色,加強對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有效的運用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出其應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