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濤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石井中學,河北 保定 072150)
對于初中數學這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課程,如果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有利于幫助初中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從而積極發現并且主動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品格形成。因此,可以看出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是一定需要的。
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推動學生的未來發展。初中生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望,對于數學知識的求取有著很大的主動性,結合學生的情感狀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創設相關情境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讓學生自主思考考和主動提問,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提問能力。教師在進行自主提問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做到科學有效,切合學生的學習實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推動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有的數學教師為了追求活躍的課堂氛圍,沒有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使提問停留在淺層次上,比較常見的就是滿堂隨口而出的“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提問。學生也只是簡單回答“是”或者“不是”;“對或者不對”等,課堂上感覺學生喊聲一片,其實貌似熱鬧,華而不實,這種做法對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并沒有多大的意義。
比如在上“相似三角形的性質”的內容時,為了解學生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掌握情況,有的教師就問:“什么叫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哪幾種方法?”聽了學生流利、圓滿的回答,教師很滿意,繼而開始了新內容的教學。從教學實際來看,學生回答的只是一些淺層次記憶性知識,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沒有老師并不清楚。
部分教師為了節約時間,追求速度,提問后馬上讓學生回答,但由于提問突然,中間學生沒有時間思考,結果問而不答或答非所問。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強加給學生答案,就是一種“注入式、填鴨式”教學,長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課堂提問的問題要富有思考性和挑戰性,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探索的激情。好多教師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有的教師提的問題富有思考性和挑戰性,但超出學生知識范圍,這樣的問題學生無所適從,只能面面相覷,長期便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熱情和信心。而問題過于膚淺,學生便覺得索然無味。所以,課堂提問數學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問題的難度。
課堂氛圍是否良好是影響學生主動提問的一種重要因素。老師建立輕松課堂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而不是教師占據主導地位進行知識的傳授。比如,教師要加強自身與學生的課堂交流,提高師生之間的感情,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這樣一來,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愿意主動提問,大膽提問,因為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與教師鼓勵為他們減輕了心理壓力負擔,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夠促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更愿意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培養了他們主動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很難一下就習慣初中數學的學習特點和思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相關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和積極思考,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提升。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采取新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中切實做到以生為本,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豐富多樣的學習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提問。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教師可以采取經過多變的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等技術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趣味性十足的課堂氛圍。情境教學噠有助于學生自主提問能力的培養,進而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思維的開闊和發散。
例如,在進行《統計相關知識》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情境來導入教學和推動統計內容的學習。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同時為學生提供教學方法,借鑒問卷調查和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調查,結合視頻讓學生統計商場在一定時間段的客流量,結合統計結果完成統計調查表。通過有效的情境教學,學生既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統計調查學習中,又可以在任務完成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惑。
經過實際情境中的感知,初中生對于自我學習能力有了清晰的認識,推動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逐步提高。
一個班級里學生們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他們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一些學習優異的學生通常能提出較有意義的問題,部分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通常不敢提出問題。教師只從學生提的問題估量學生水平,是不夠合理的。要讓整體課堂質量得到提高,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科學評價,并積極引導個體差異性的學生去提問。在教學中也要讓不同類型學生之間充分溝通。來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從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科觀念。
培養初中生的自主提問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從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要積極營造輕松的氛圍,創設和諧的情境,利用合理的評價,全方位地提升學生在課堂中主動提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