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廣英
(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路羅中學,河北 邢臺 054014)
在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的思辨能力給予充分培養。無數的實踐證明,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績,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政治老師要本著對學生全面負責的要求,把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是一個讓學生親自參與、親自體驗去感知的過程,能夠鍛煉學生使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涉及到的不僅僅只是單一的政治教學內容,也會涉及到其他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這樣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學習其他各個學科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較強的思辨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在社會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為了適應對高素質人才的強烈需求。
相關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交流、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思想政治教師作為學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傳遞者,更應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教材中除了明顯的思辨道理,還隱藏著其他思辨因素。例如“政治生活”一課中,強調兩種觀點:①政治自由即不限制人們行為;②政治自由即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做自己想做的事。通過比較兩種思維觀點避免出片面性思維,也能綜合把握政治自由。其次挖掘課外教學資源中隱含的思辨因素,例如某初中政治教師在講解“經濟生活”中的公平交易原則時,就對社區生活經驗資源進行挖掘。教師讓學生自行去社區便利店購買一件物品,在此過程中要和商家打交道,除了能掌握公平交易知識,也讓學生明白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前提。還可讓學生走出課堂,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文化館、圖書館等各種實踐活動來挖掘課外政治教學資源,開闊視野,也能學會辯證看待問題。
作為獨立的個體,初中生正處于思維活躍與快速發展的年齡段,他們對于很多事物很敏感,也愿意表達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有時候還為了表現自己的個性,會接受和宣揚一些標新立異的觀點和思想?;诖?,我經常在課堂教學中,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社會性話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通過這種方式讓鍛煉他們思辨邏輯,讓他們對于問題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在辯論論證和說服彼此的過程中,通過思維和言語的交鋒,讓初中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珍愛生命》時,我先講述生命的獨特性以及生命的精彩和意義,還講述一些絕境求生的案例來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偉大和寶貴,激勵學生珍愛生命。在此基礎上,我拋出一個社會性的爭議話題“是否應該允許進行安樂死?”我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支持安樂死,一組不支持安樂死,學生根據自己的所持的觀點加入對應的辯論小組。由于我提前布置了這方面的作業,因此學生都做了一些準備,支持的學生和不支持的學生,都需要說出自己的具體理由,并且可以引申中國和世界上其余國家的一些案例,包括一些法律條文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些學生準備比較充分,因此辯論非常精彩,論點清晰,論據充分,邏輯合理,基本上實現了思辨能力的良好發展,也有學生在辯論中表現不夠好,但是也在與同學針鋒相對的辯論中,學習到了對方的長處,發展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認為政治課程較為枯燥乏味,使學生在上課時無法集中注意力,致使對學生進行思辨素質的培養較為困難,從而無法達到良好的培養效果。這就需要政治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對學生的思辨素質進行培養,此時便可以采取創設情境的方法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關于品質的教學時,不是僅僅依靠理論及語言描述的方法進行的,可以讓學生進行人物扮演創設情境,也可利用現代化的電子計算機技術進行情境的創設。例如,在進行關于“寬容”這一品質的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思辨素質的培養,就需要進行情境的創設,先是設置一個場景,比如兩個學生發生爭吵甚至是動手,作為當事人與旁觀者如何對問題進行解決。然后教師進行引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來解決問題,可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實際分析與解決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如何養成良好品質系列動畫》的播放,讓學生對動畫之中錯誤之處進行思考,并指出如何做會更好,讓學生通過動畫進行思辨素質的提升。此外,還可通過舉實際例子的方法,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提升。思辨素質體現在即使面對較為復雜的情況,仍能進行充分的自我認知,并對自身進行控制,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會思考,并對事物的對錯進行辨別。此時,教師便可借助對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對自身的思辨能力進行提升。
“思辨”包括思考與辨析兩方面能力,這兩方面能力所包括的內容既包括學生思維方式的變化,也體現出了學生潛在思維品質的展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自身的積極引導功能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能夠全面把握分析、比較、歸納、應用等思維形式,使之在遇到具體現象或者事物之際,能夠以更為自主的姿態完成分析與評價。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時,對規則和條文單純說教的說服力是很弱的,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為優良的思辨情境,使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