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明春
(重慶市云陽高級中學校,重慶 404500)
引言: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新高考政策的實施,人們對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如果只能完成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很難滿足現代社會和企業的要求的。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更明確的教學目標。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一定要多以啟發性、引導性的角度入手,充分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現在的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少教師還保留了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手段,沒有意識到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是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新課改主張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進行課堂提問時,很多教師只是結合書本概念或例題完成簡單粗暴的問答,這種缺乏科學性和啟發性的問題是非常低效的,很難真正對課堂教學起到什么幫助。
課堂提問看似是在占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其實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采取的教學手段。課堂提問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即使對后續的教學工作進行調整。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明確這一點,帶著目的去提問。如果只是為了提問而提問,這才是對課堂時間的浪費。
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判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對以往學習的舊知識進行提問,可以考察學生的復習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對課堂學習的新知識點進行提問,可以考察學生這節課的聽課效果如何。如果學生都能答上來,就意味著教學效果不錯,如果學生還存在問題,教師就應該再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說明,加深學生的印象。
課堂提問還有一個效果就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如果課堂只是教師的一言堂,那么學生很容易在單方面的失去學習熱情,出現走神的現象。在課堂上不時地進行提問,其實也是在警示學生要時刻保持專注,跟著老師的節奏認真進行思考,才不至于在被點名回答問題的時候不知所措。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以教材為主,對教學大綱中的核心內容進行重點提問。雖然在信息技術極大地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但教師講解知識時仍然要以課本為核心。在備課時,教師要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結合學生情況進行問題設計,確保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強對知識的深入了解,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1中,第二章是關于恒定電流的知識,歐姆定律是其中的重點概念。在進行問題提問時,比起讓學生背誦完整的定義,不如以填空的形式由教師說出前半段,讓學生對其中的關鍵詞進行補充。當然,這種概念的考察只是最基本的提問,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最好的做法還是結合題目讓學生進行解答,如果能夠自行完成題目,就證明對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注意問題的層次性可以更好的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物理都是一門偏難的課程,如果教師每次的提問都是難題,沒有人能回答出來,那么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教師在設計題目時,應該結合班級同學的學習情況和教學要點,設計出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先從最基礎的,大多數人都能答上來的問題開始提問;再適當增加難度,出一些讓學生花費一定時間思考后可以計算出的題目;最后是難度較大的拓展思考題,這類題可能只有很少的學生最后能答對,所以教師在講解時一定要對解題思路進行細致的講述,幫助學生真正學通這個知識點。
比如物理必修二中相互作用的內容學生們要掌握力的分解,這個知識點如果放在簡單的題型中,學生可能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答案;但如果是復雜的情況下也非常考驗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對于這樣的知識點,有層次性的提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合生活進行問題情境創設,不僅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適當降低學生的截圖難度。物理中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很難靠文字準確理解它的概念。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教師能夠結合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對學生進行提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和生活之間緊密的關聯,提高學習的熱情。比如曲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這樣的知識,如果用文字來解釋概念學生可能還很難記住,但是用扔壘球、轉動的車輪這樣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到的事物進行輔助說明和問題創設,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要想讓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更有效,關鍵的技巧就在于教師要明確提問目的,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啟發他們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層次性的提問可以鼓勵學生更勇敢的發言,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一步步慢慢進步。像這樣有價值的課堂提問,對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