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華
(河北 保定市 071600)
在國內施工單位現階段的管理機構設置中,技術、造價等管理機構的組織較為完善,而且基本上配備了足夠數量的管理人員,而施工中對于質量及安全的管控則處于相對薄弱的環節,管理機構設置中普遍缺乏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員,而且施工單位的質量與安全管控則多是依賴于監理單位、政府及各級建筑主管部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為了節省開支,而大量縮減質量與安全管理機構的人員編制,導致施工過程中的內部質檢、安全監督等工作處于相對混亂的狀態。
原材料是工程建設的基礎,原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乎到工程建設質量的好壞。當前,在我國建筑工程建設中,原材料的質量良莠不齊,具體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原材料來源過于寬泛,供應商中存在信譽低下者,提供的原材料弄虛作假;2.工程建設項目中存在為降低建設成本而選擇低質量原材料的現象。3.部分工程建設項目由于設備和人員的限制,檢驗手段不足、管理水平低下,導致原材料的檢驗得不到保障或受到二次污染。
施工人員的素質是保障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施工質量的控制必須以人為主。管理干部、技術人員應有較強的質量管理策劃、目標管理策劃、施工組織和技術指導、質量檢查的能力。基層人員應該具有強烈的質量意識。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設中施工人員普遍存在著專業技能不達標,缺乏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綜合素質水平低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建設的質量。
工民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是關系到整個工程進程的工作,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問題。施工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施工單位只注重施工質量、進度和成本控制,并未把施工安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管理;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的執法監督流于形式,安全檢查會敷衍了事,對于工地上存在的實際問題只觀表面現象,沒有落實到底;施工管理人員管理力度疲軟,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匱乏;未能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落到實處,注重事后處理而忽視事前預防和過程控制;未能真正認識到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重大,未能將建筑施工現場安全工作擺到應有位置。
建立完備地施工現場質量、安全保證體系,要求施工企業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施工現場,突出施工現場質量、安全控制。考核建筑施工企業的第一系統目標,即質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標的落腳點也都是在施工現場。土建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管理是決定工程結果與安全的關鍵內容,因此應當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這樣的設置能夠保證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被消滅于萌芽階段,將施工項目的質量、安全風險在開工前就降至最低。同時為了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施工單位首先提高自身對于質量與安全監管的認識,并且注重對于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最終制訂完善的質量與安全防治管理方案。
1.加強對施工材料料源生產廠家的調查,優選供貨廠家。訂貨前要取得供貨廠家的產品合格證書及試驗報告,并對產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樣驗收實驗,以生產關鍵工序、隱蔽工程為重點,加大質量監督力度。
2.選擇信譽好的供應廠家,保證材料貨源充足。施工中,充足的材料是施工質量和進度的重要保證,因此一定要選擇產品質量好、信譽高的供應廠家,保證材料的供應能跟得上工程的進度,避免因供應不足而導致出現使用不合格產品,或影響工程進度等情況。
3.加強材料的檢查驗收,嚴把質量關。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準使用,不合格的預制構件不準安裝。
4.抓好材料的現場管理, 做好合理使用。按施工計劃和施工方法要求,組織各種材料進場,按總體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材料分別堆放。并準備好防雨覆蓋設施,特別是防止水泥受潮變質、鋼筋銹蝕。
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方式。加大對施工人員的培訓,提高操作的熟練度。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必須對各級部門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責、權、利進行明確界定,通過與各級各類人員、各單位層層落實,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并按責任和要求追究責任。要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和獎懲制度,定期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企業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嚴格現場安全管理。通過各項制度的執行,確保安全生產秩序正常運行;二是嚴格責任追究制度。通過責任追究,提高各級人員責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檢查力度,對野蠻生產,違章作業的行為嚴肅追究責任。
加強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的管理核心,為了避免或減少事故和災害的損失,應該居安思危,常備不懈,才能確保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緊急關頭反應迅速、措施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