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河北 張家口 075100)
電氣工程的設計建造關乎建筑的功能價值,可以說是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主要影響因素。而電氣工程的主要內容是“能源的利用”,有利用自然就有損耗。隨著各類環境問題的不斷涌現,人類對于能源造成的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相應的,節約能源,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主流意識。由此,電氣工程中的節能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就成為必然的趨勢。
從字面中不難看出“電氣節能”技術主要的對象是電氣,技術實施的目的在于“節能”。簡而言之,就是根據目前電氣技術行業的使用效率高低狀況進行節能技術的具體實施。根據建筑物的不同,電氣節能技術可以分為:普通建筑電氣節能、商業建筑電氣節能、工業建筑電氣節能技術三類,從而根據建筑物用途的不同采用不同標準的電氣節能技術。
自動化技術理論形成涉及到很多領域的基礎理論,主要包括語言編輯以及信息技術等學科。在這些理論的正確引導下,人們利用信息技術終端就能夠提升電子自動化技術的操作性。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自動化已經逐漸形成新興技術,其運用于電氣工程匯總,能夠大大提升電力配件工作質量,減少運行成本。自動化技術普遍應用于電氣工程中,可以從根本上實現投入力度低、回報效率高的目標。
1.遠程控制
基于自動化技術,技術人員可以通過電腦或者信息技術終端設備利用互聯網遠程控制設備以及裝裝置,借助在線遠程監控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減少成本,而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及準確性。然而也要重視其缺陷,在遠程監控過程中通信速度是關鍵影響因素之一,通信速度加快,遠程處理速度就會隨之加快。因此,相對于局域網絡系統而言,其適用范圍較廣,但是無法滿足智能化系統實際使用需求。
2.集中控制
利用自動化技術,能夠集中電氣工程系統的各項功能,利用一個處理器實現集中處理,該集中控制技術的主要優勢是方便運行、設計不復雜以及技術要求較低。然而因為處理器僅僅有一個,在任務繁瑣復雜時,就會降低系統處理速度。并且纜線數量也是影響處理器運行的重要因素,纜線數量減少,維護工作量就會減少,還會降低成本。
3.現場控制
隨著操作經驗的不斷積累,現階段電氣工程中廣泛應用的監控方法是現場總線監控控制。該技術要求結合裝置的各個功能,在設計過程中選擇間隔式方法,這樣就無需使用隔離設備以及端子箱,減少投入成本。并且保證裝置功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而且其組合形態是較為靈活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確保監控穩定可靠。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建筑電氣智能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當前我國的建筑電氣智能化水平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很多的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并沒有真正的應用到實踐當中去。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層面仍然需要不斷進行研究。同時,我國的智能化技術在當前并沒有得到全面的發展,只有少數的領域中在進行使用。而對于其他的建筑活動卻仍然采用傳統的手段進行,發展比較緩慢。此外,科學技術是不斷創新的,只有創新才能促進社會的更好發展。但當前我國的智能化技術創新實踐中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嚴重缺乏創新精神。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已經逐漸的代替了機電控制器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借助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在協調電力生產方面的優勢,能夠滿足電氣工程系統的正常運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不但能夠實現供電系統自動化切換的功效,還能夠提高電氣工程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在結合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技術的大量應用,最終實現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控制的有效性。
電氣工程在運行的過程中必定會不定期的發生一些故障,這些故障的出現是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這時我們可以運用智能化技術對電氣工程進行全方位的掃面檢測,有效的發現故障的原因,這將對電氣系統的正常運行有著一定的意義。在工作中不定期的進行檢測、維護電氣工程設備,能夠非常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故障發生,從而不但降低了維修成本,更減少了故障損失。智能化在對變壓器進行診斷的過程中,能夠更有效的診斷出變壓器中的滲漏分解,縮小了變壓器的故障位置時更縮小了檢修故障的范圍,使電氣工程設備的運行經濟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此可見,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到電氣工程中必定是發展的必然性。
以往傳統的電氣設備的設計是根據人員在工作中總結的經驗,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人為的手工設計,這種設計的結果好壞只能依靠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和來確定。所以設計方案的結果達標率并不高,會給后期的運用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這樣由于質量不達標導致的電氣工程設備在工作中就會出現大量的故障。但是如果使用智能化技術優化設計將大大較少設計人員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設計出來的方案經過實際檢驗,其適用型是非常高的。主要因為智能化技術運用遺傳算法對設計工作更好的進行了優化。遺傳算法運用到圖象處理和優化求救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從而也保證了設計工作的先進性和適用型。
有效的控制電氣安裝過程實際上是為正常施工提供基礎條件,建筑電氣工程的過程控制受施工工藝的影響較大,這就對核心施工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受施工條件影響而產生的一系列偏差都應該考慮到,以便能夠真正做到對設備安裝情況的實時控制。
在進行建筑電氣施工時,電氣線路保護工作需要額外注意,如果沒有采取保護措施,很容易導致線路破損。目前在建筑電氣施工時就存在一些線路沒有得到保護的問題,比如說線路在建筑中穿線時,施工人員為了簡單化,沒有將導線放入到管中,而建筑中有很多棱角,稍有不注意就會使得線路受到巨大磨損,為電氣施工埋下隱患。
建筑電氣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該把安裝技術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建立相應的技術管理制度,約束施工人員的行為。定期對安裝人員進行職業素質和施工技能培訓,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減少錯誤行為,這些都將直接或間接的對施工質量、產生影響。
考慮到建筑電氣施工的復雜性,在進行建筑電氣施工時,需要重視人力、物力的合理使用,而這離不開建筑電氣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筑電氣的施工質量不僅包括施工技術的高質量,還包括電氣材料的審核、把關。
現階段,智能化建筑的用電量非常大。如果電力能源傳送的途徑確定,就要提升電壓來深入負荷中心,進而實現供電質量的提升。運用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來提升高供配電系統的技能效果,常見的供配電設備有變壓器、電動機以及燈具和家用電器等。設備自身因為具有電感性,從而出現了滯后的無功電流。運用變壓器節能措施,能夠使節能消耗最小化。選擇出最合適的變壓器,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用電負荷要運用三項電源實現負載的平衡,逐漸的降低變壓器和室內用電設施的電能消耗。
如今民用建筑的照明體系基本滿足了照明效能之后,能夠滿足各式各樣的不同需求,從而幫助增添建筑物的舒適感,起到一定的美化環境的效用。對于設計,應當從房間用途的不一樣,對于美化和照明的需求實現協調。
對于配電系統來說,要想實現對電氣節能技術的有效應用,相關人員就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該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電流數值進行全面統計,并對其進行準確計算,再通過所計算出結果對相應的纜線和有效的供電方式進行合理布置,以確保能夠促進電氣節能技術的有效應用。例如,在對纜線的相關規格進行有效選擇的過程中,相關人員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該電纜線內部可能存在或是已經存在的電流與電壓數值進行準確計算,并對其電能消耗量進行計算,以確保能夠對電能消耗級別超出計算電能消耗規格的線纜進行合理選擇,進而使線路中損耗電能的現象得以避免。
空調系統應當是民用建筑中耗費能量最多的地方,常規狀態下空調系統在耗損電量上接近了整個民用工程耗電額的50%,因此對于空調系統的節能設置是關鍵。根據科學研究了解到。對于房屋中墻壁的凹凸面減少能夠增添整個房間的寬敞度,有效對房間實現保溫,從而降低電量的損耗。
我國的電氣工程智能化發展雖然近年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仍然有著明顯的差距。之所以我國的電氣智能化發展水平比較低,不僅是因為技術上的落后,同時也因為我國的智能化普及率低。當前并沒有完全的應用到建筑行業中,這對電氣智能化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我國今后的電氣智能化發展中,應重視起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盡快將智能系統推入到建筑領域當中去,同時應逐漸的強化智能化技術的全方位應用,提升建筑的整體質量,提升我國建筑行業的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我國的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當前在理論方面的研究已經有了較高的水平。不僅吸收了國外優秀的經驗,同時還取得了更加積極的發展。但當前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遺憾,那就是沒能及時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可以說當前我國的智能化技術應用的并不廣泛,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專業學者不能再只重視理論知識研究,而是應該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的提升我國電氣工程的質量和科技含量。
綜上所述,針對建筑智能化過程中的電氣節能問題與措施研究核心探尋是非常必要的。要明確建筑智能化電氣節能的概念,正確認識節能技術運用的價值。結合智能建筑節能技術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應對策略。對于供配電系統進行節能優化,從源頭就開始強調節能的重要性,積極運用智能照明系統的節能優化,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