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汶潔 柯賢鋒
(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站,陜西 商洛 711400)
我國大力倡導綠色生態建設,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面積的植樹造林,隨著綠化面積不斷增加,有害生物侵害問題也日益嚴峻。而且我國很多地區不注重生態保護,導致當地自然環境較為脆弱,一旦出現有害生物,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我國林業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所以要對以上問題進行積極研究,找到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雖然各地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因素制約,在相關工作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需要對其進行更為深入的優化。
有害生物的入侵對林業資源破壞性極大,輕者樹木死亡,重者整片森林都受到嚴重威脅。縱觀我國林業發展現狀,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上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規,無強制執行規定,地方上往往敷衍了事,整個有害生物防治檢疫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森林破壞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更談不上科技創新,林業會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被淘汰。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林業管理者缺乏責任感,疫情得不到控制,一旦蔓延開來,林業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由于之前過度的開采與利用,自然環境被嚴重破壞,全球氣候變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給破壞樹木的有害生物提供了繁衍的便利條件。尤其是一場冬雪過后,大多數害蟲都被凍死,現如今,暖冬氣候使這些害蟲在冬天也在不斷繁殖,等到春暖花開,更是肆意泛濫,樹木被大量吞噬,大規模病蟲害來臨,林業部門由于人力有限,短時間內很難完成治理工作。據調查結果統計,各地有害生物也在逐年遞增,各種外來有害物種的侵襲,給樹木生存發展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由于對入侵害蟲了解不夠,不能有效治理,導致病蟲害大面積泛濫,給林業發展帶來了嚴重威脅,防治工作困難重重。
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管理機制上的漏洞,我國林業在管理上更側重于縱向指導,工作中缺乏主動性,比如,某地出現嚴重的病蟲災害,大面積蔓延,應積極主動地采取防御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但事實上,機關管理的弊端,導致工作人員主動性差,沒有上級命令就不會行動,使得病蟲害侵襲得不到有效防治,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有些地區林業管理者對于有害生物防治存在僥幸心理,因此,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防治檢疫是浪費人力、物力。殊不知,由于意識上的缺失,當病蟲害大量侵襲時,臨時抱佛腳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建立完善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體系,能夠使此項工作更為順利的開展。第一,應該建立相關檢疫制度,要考慮到當地林業有害生物侵害的實際情況,制定與之匹配的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制度,為工作開展打下基礎;第二,就是要在工作隊伍建設方面加大力度,選擇技術能力強,有責任心的人才對現有的工作隊伍進行充實,將工作重點延伸到基層崗位,要將基層工作者的優勢發揮出來,能夠對病蟲災害信息第一時間進行檢查以及處理,使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能夠發揮時效性;第三,就是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完善,提高相關工作的服務能力與應急能力,相關部門應在資金給予支持,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系統,形成群防、聯防機制,使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能夠得到良好落實。
根據上文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現狀的分析,應該在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對于有害生物經常發生的地區建立立體化、現代化、網格化的監測預警系統。這樣就能夠對經常發生的病蟲害進行快速檢測,可以收集過往的信息,并且對病蟲害進行跟蹤,檢測出可能出現的概率。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根據檢測結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能夠使有害生物的影響范圍最大限度地降低。以目前已有的有害生物監測系統來說,應該以以下方面為重點進行開展:首先,可以對現有的檢測預警技術進行更新、完善,使有害生物監測預警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其次,應建立數據監測中心,對有害生物經常出現的地區進行全面分析,對整理的信息進行歸檔,形成管理數據庫,能夠為今后相關部門工作提供數據支持;最后,可采取定點檢測與定期普查相加的方式進行監測預警,這樣可使監測預警工作更加規范,能夠將有害生物發展苗頭扼殺在搖籃中,避免其蔓延以及擴大。
行業的進步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新品種的研發,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都需要資金。政府應加大財力支持,鼓勵林業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出更多的新產品,企業也要加大對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學習,向林業發展好的地區多取經,學習他人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結合當地林業特色,努力改善存在的問題,推動林業持續發展。林業企業要加大生態環境的宣傳意識,提高全民重視程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讓林業在發展道路上無后顧之憂。
我國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資源之一,是我國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關鍵資源。而隨著我國對林業資源的持續開發,其有害生物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生態損失就愈發嚴重,因此我國相關單位和部門要著重于對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檢疫,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管理手段,保障我國林業資源安全、高效的持續性發展,推動我國的林業開發工作穩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