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
(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傳統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員工需求量逐年增大,然而在人口紅利逐年消逝、物價不斷上漲、員工收入持續萎靡的背景下,員工流失現象頻發。如何留住人才,減少員工的流失,成為企業能否發展壯大的先決條件,更是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至關因素。
從理論意義來說,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保持企業員工有序發展,可以有效減少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規劃,促進企業未來健康發展。從實踐意義來說,員工流失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員工流失后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招聘到急需的員工,員工流動到競爭對手企業對自身更是直接威脅。本文通過對零售行業員工流失進行分析,為解決員工流失問題提供更佳的借鑒價值,以期為其他相關企業提供理論參考。
研究結果表明,在傳統零售業中員工流失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薪酬福利分配不當。D連鎖超市薪酬分為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和年終股份激勵。相較于同行業薪資福利而言,D連鎖超市薪酬激勵結構形式多元、結構體系完善,但薪資總額相對較少。基層員工普遍反映工資基數過低,主管工資過高,收入分配不合理。在D連鎖超市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員工團隊協作,但是公司對于薪酬的綜合評估和分配方式公平透明度不足,造成員工間因分配不均而矛盾激增。同時,對于年度評先創優的員工,沒有在工資、獎金、職級上有所傾斜,也沒有過多的額外物資獎勵,員工的工作士氣低落。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的價值需求對于員工來說是一種更為高級的正向激勵方式,員工在取得滿意的經濟報酬之后,更看重事業上的機遇及獲得成就后的滿足感。當員工自我實現的需求長期得不到重視和改變時,便開始萌生離職的動機。鑒于零售業服務更迭的特殊性,D連鎖超市員工招錄進企業后,培訓工作大都流于形式,重理論、輕實操,缺乏系統規劃,培訓針對性不強,培訓質量不高,甚至出現新進員工進入賣場后不知曉所售商品特性和商品功效的窘態。對于注重自身發展的員工,尤其是中高級管理者,在培訓中無法學到實質性的操盤經驗,自身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無法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紛紛跳槽,造成企業人才流失。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引導員工目標一致的約束力。員工文化價值觀與企業管理理念融合度越深,員工的職業粘性越大,員工個人歸屬感越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就會越高。經調查顯示,D連鎖超市員工普遍反映企業制度朝令夕改,多頭管理,雙向匯報。與此同時,企業高管弱化企業文化的戰略投資,缺乏長期發展的戰略眼光,減少企業文化的戰略塑造,員工在工作中迷失方向,出現低效、低能的情況,進而自我懷疑、積極性倦怠,最終選擇離職。
合理的薪酬福利體系,完善的薪酬分配結構是企業留住人的不二法寶。細化專業,按需定崗,按崗定員。按照員工對企業貢獻程度設置薪酬,將股權分紅與服役公司年限進行掛鉤,核心層次員工實行年薪制,元老級員工給予專項津貼,基層員工按照工作年限長短定薪。采用公開透明、制度化、市場化的方式統一核算工資,做到工資核算有規可依,工資分配有跡可循。適當增加節日福利、特殊補貼發放,實現薪酬福利的合理分配,提升員工滿意度和歸屬感,為成功留住人奠定基礎。
按照現有的組織架構,新設人力資源人才數據庫專員,根據員工個人情況和職業發展背景,制定個性化企業職業發展,有針對性的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建立內部優選與崗位輪職機制,培養一崗多責、一人多用的賣場多面手。公司通過內部提拔、崗位推薦的形式快速提拔能力突出的員工,對于習慣性拖沓不適應崗位需要的人,實行“末尾淘汰”制。加強企業與員工之間溝通交流,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滿足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增加員工對于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感,增強員工對于工作的熱情和企業的忠誠度,進而達到物盡其才、人盡其用的目的。
統一的企業文化是公司建設企業文化的行動綱領,為企業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招聘人員的時候,因人設崗,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人;選拔規范化,在員工的選拔任用上,文憑和水平兼顧、專業和專長兼顧、現有能力與潛在能力兼顧。把員工放在同一起跑線上去考核,為一線人員提供公平的競爭舞臺。基于D連鎖超市文化特點制定招聘制度,優化招聘流程,建立公平競爭的晉升制度,從而為員工提供更為透明、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的時代悄然而至,零售行業正面臨巨大的人力資源競爭壓力,員工流失將對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零售業應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投入更多精力,擺脫陳舊思維,科學設置崗位、高效利用人才、有效發揮職能、完善制度保障,提高員工的歸屬感、認同感,不斷推進人力資源工作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