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帥彬
(中核檢修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
項目部針對青年員工以核安全文化、團隊文化和班組文化建設為著力點,加強企業精神、價值觀等理念的培育和員工行為規范的引導,強化制度文化建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如公司文化核心理念培育、團隊建設日活動、青年員工EAP培訓、核安全文化實施規劃、青年人才成長—“雛鷹計劃”實施以及共青團青年技能培訓、班組文化示范班推進等,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贏得了青年員工的認同,如核安全文化培育效果明顯,團隊文化氛圍濃厚、青年員工心理健康趨于穩定、公司文化理念和項目部行為規范得到認同和理解等,但總體上來看,項目部在企業文化實施中還缺乏系統的規劃,有效的載體和方式方法不多,缺乏各級管理者足夠的重視和有經驗人員的支持,同時項目以工程建設為主要任務定位也決定了工程繁忙必然制約企業文化活動的開展。
通過幾年來Q12考核測評、季度思想調查問卷及公司黨委“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主人翁精神培養”調研結果分析,XXX項目部60%的青年員工關注公司的發展,關心關注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項目部青年員工對公司企業文化建設主要建議: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加強員工行為規范的引導和培育;二是重視青年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找準企業文化建設與加強青年員工隊伍建設的結合點;三是加強青年員工價值觀的教育。
1.項目部對青年員工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宣傳和引導不夠,目前只是通過新員工入場培訓、員工行為規范管理等強制性措施進行宣貫,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活動少,企業文化載體不夠,對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員工要求不明確,理念沒有根植于員工內心。
2.企業文化對青年員工深層次的思想引導尚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與青年員工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抓手不多,有效措施少,應引起公司層面關注。目前,各核電項目部乃至公司層面對青年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都不到位,Q12考核測評發現的問題也沒有提出相應改進措施并督促實施。
3.“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沒有真正貫徹落實,員工的幸福感在調查中得分最低恰恰說明了這個問題。公司制度、決策等應從員工的實際需求出發,充分考慮員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急需的、長遠的關鍵性利益,為婚戀、購房、醫療統籌、子女就學等提供便利條件。
為充分發揮好企業文化引領作用對青年員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影響,還有很多的工作去落實去開展。
企業核心競爭力,既有人才,也有技術,更重要的是其特有的企業文化,并且是一種能凝聚人心的管理模式。在緊張有序和規范的管理機制下,如何營造一個健康、和諧與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企業增強自身凝聚功能關鍵所在。針對公司企業文化存在的不足,建議重點從以下方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企業文化凝聚力,增強員工歸屬感。
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總體規劃與頂層設計,明確責任目標計劃,完善考核機制,將企業文化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落實,納入基層黨委年度績效考核,加強各級組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
2.提高青年員工企業文化培育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針對自有員工、勞務派遣員工、合作伙伴員工以及90-00后青年群體等不同類別和群體,要明確目標定位,采取不同策略,力求企業文化培訓取得實效。
3.加強企業文化載體、設施和陣地建設,結合核安全文化、班組文化、廉潔文化、家園文化建設,創造、挖掘更能體現公司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故事、先進人物典型以及各類管理規范,增強青年員工對公司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1.加強EAP項目實施和推進,通過選擇試點單位,投入必要的資金,加強實踐經驗積累,培育所需人才,待條件成熟后逐步在全公司推廣。
2.發揮Q12員工滿意度測評作用,關鍵是針對存在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蹤推進,加強各級管理者與青年員工的溝通和交流,真正促進員工滿意度的提高,而不是測評本身。同時各級管理者要不斷學習和運用好先進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理念,如smart目標管理、領導方法、領導藝術、時間管理等,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3.發揚傳承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和經驗做法,堅持員工思想工作 “四必知”“四必訪”“五必談”等制度,讓各級管理者尤其是班組管理人員與員工思想、情感交流零距離,才能更好的了解員工需求,從而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想工作網絡。
1.完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青年員工(勞務派遣和自有員工身份問題應引起重視)職業發展規劃,讓青年員工清晰明確自己的成長目標并愿意為之奮斗,在企業發展中不斷成長并找到自身價值。
2.暢通青年員工信息反饋各類渠道,針對青年員工關心的的熱點難點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和方案,加強跟蹤和考核,確保問題落實解決。
3.發揮各級共青團組織的作用,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加強青年人才技能培養,鼓勵開展各類青年科技和實踐創新、科研攻關、內部創業等項目,打造青年員工成長的平臺。
蘇聯學者彼得羅夫斯基提出:“增強企業凝聚力要從加強企業內部情感聯系入手,達到價值觀的高度認同,最終實現目標的彼此內化。”企業文化除了要充分體現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經營宗旨外,還要廣泛地融入員工的利益要求,加大感情投入,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為實現企業的崇高目標而勤奮工作、積極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