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雯
(江西省貴溪市羅河中心學校,江西 貴溪 335419)
音樂學科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戰場,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學校期間奠定良好的音樂認知,形成相應的音樂特長,發掘自身業余愛好。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通過音樂釋放壓力,在音樂的熏陶中放飛自我。通過和教師同學的交流來加深對音樂的認知,幫助學生培養完善的價值觀和內心情感。讓教師能夠充分利用音樂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發揮音樂課堂的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首先,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類似音樂,美術,體育的輔助學科在學校和家長眼里受到的重視程度較低,很多家長甚至認為學生學習音樂是在浪費時間,如果不是打算走音樂專業路線的學生,音樂課程無法讓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其次,我國很多音樂教室在授課過程中,其教學理念較為沉重,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無法將多媒體教學,信息化教學,分組合作教學,情境化教學等方式融合到音樂課堂當中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音樂認知和音樂愛好非常不利。
首先,想要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就需要音樂教師能夠結合教材內容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尤其是在音樂課堂對學生進行民族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紅星閃閃》,《紅旗飄飄》《五星紅旗》《黃河大合唱》等都是音樂教材中非常適合進行愛國教育德育教育滲透的曲目。可以說,在愛國教育題材歌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唱,大合唱,能夠有力渲染課堂氛圍,對于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加深對歌曲內涵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這種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認知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可以為其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對于提高其音樂核心素養有著重要價值。
其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的差異,音樂教師還需要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認知,豐富及音樂視野,幫助學生建立起對音樂體系的正確理解。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情景化教學,分組合作教學是構建音樂課堂有效性的最佳方法。例如,對于當下極為流行的中國風音樂,很多學生都難以找到其歌曲的韻律,同時在演唱過程中很難形成畫面感。面對這種情況,音樂教師就可以選擇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比如《麗人行》就是近年來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和追捧的一首舞蹈曲目。讓學生觀看相應視頻,不僅可以體會大唐風韻,同時也可以通過演員的服飾,發型,舞蹈,動作妝容等元素來了解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相應文化。說音樂的本質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更加重視這種文化理念的傳遞,讓學生在提高音樂技巧、演唱水平的過程中,同樣能夠從文化的視角來豐富自身對音樂的認知。
最后,想要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還需要教師能夠以音樂課堂為中心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提高。舉例說明,在《唱臉譜》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將教學目標定為幫助學生熟悉演唱歌曲,那么學生的認知范疇就僅限于歌曲本身。而如果教師將歌曲內容當成是一個引子,將京劇元素如臉譜唱腔,動作,對學生進行知識普及,那么就會給學生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尤其是如竇爾敦、典韋、曹操、關羽、張飛其個性化的臉譜特征,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繪畫的形式完成制作,通過親自繪畫,佩戴演唱的方式來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互動性。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傳統戲曲的文化魅力,從而形成對京劇的喜愛。另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普及其他的京劇戲曲知識,如唱、念、做、打四門功課的內容,讓學生從更多視角切入,了解傳統戲曲和當代音樂形式之間存在怎樣的差異,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音樂課堂的有效性,就需要音樂教師能夠深入了解當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關注的重點,了解所謂的網紅文化,了解學生喜歡的音樂形式。將其中有借鑒意義的內容和音樂課堂教學相融合,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音樂理念。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和趣味性,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遨游,通過課堂教學拓展文化認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體系,完成對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揚。注重音樂實踐,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