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嬌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510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前教師過度作為,導致課堂一切都是教師說了算,從語文閱讀看,學生根本就不存有自主性的閱讀感悟。開始改革一直至今,學生有了自主閱讀感悟的權利。但也出現新誤區,學生在自主閱讀感悟時,教師不那么作為。教師過度作為不合理,不作為也不合理,形成學生真實而又有意義的自主閱讀,教師必須合理作為。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地體現。這既涵蓋著探究過程的自主,也涵蓋著感悟內涵的自我把握。應當說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本無可非議,但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強調尊重學生,甚至就是某些意義上的學生自我放逐,那學生的閱讀感悟是不可能理想實現的。一是閱讀感悟的不得要領,且不能得以迅速的閱讀感悟;二是閱讀感悟的偏見更加容易多產生,且不能得以矯正。所以,閱讀教學需要尊重學生,但也需要去適當地引領。力求做到引領在學生閱讀感悟的最需要處,閱讀感悟的最關鍵處。當今語文教學,人們在探究教學的語文味兒,最基本的語文味也應當離不開教師的引領。譬如教學相關的文言文,文言文與現代文總有一定的區別,而且就是很大意義上的區別,這區別不但體現在詞義上,也體現在相關句式上,有時也體現在一定的古文化之習俗上。如果教學時完全讓一個個學生自己去閱讀,學生是不可能盡如人意的感悟出來的,學生便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那樣的山重水復疑無路。對于一些具有較強感悟能力的學生來說還比較好一點,那對一些問題學生而言,其問題就更加的大了。對此,在文言文的教學上,雖然我們不能以教師的串講代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但教師所必需的講授還應當是完全需要的。在文言文教學上,作為教師的引領必須引領在關鍵處,作為引領的講授也就必須完全意義上做到講授在比較有意義的精到處。如教學《木蘭詩》初中學生也對女民族英雄所體現出來的個性特征不以為然,尤其是學生僅從木蘭的雄壯美去感悟,教學時,則引領學生進行雙重意義上的感悟,不但感悟木蘭的雄壯之美,還感悟木蘭的柔情之美,比較有意義地達成了完美意義上的感悟。
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乃至就是那樣的深入人心,應當說學生的主體得以根本意義上的或者就是完全意義上的充分體現。以學生的自主感悟已經在一定的層面上形成比較廣泛意義上的格局,尤其是一些教學班級合作探究的學生自己學習活動業已開展得那樣的如火如荼。作為教師一切尊重學生的感悟,一切呵護學生在閱讀感悟中的表達,學生在閱讀感悟過程中顯得那樣的洋洋喜氣。但從相當多的教學課堂,尤其是一些公開教學的課堂看,學生所感悟的不是那樣的準確,所感悟出的境界也不是那么十分的理想。也就在這樣的課堂內,作為教師只都是那樣的聽之任之。人們大都知道,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但竊以為閱讀必須讓學生能夠受到正確的情感熏陶,美好的思想啟迪,進而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我們作為老師則不能光顧著對學生的尊重,而對學生的閱讀感悟去做和稀泥的對待,或者就是搭胡橋的應對。比較實實在在地講,學生是不理想的感悟尤其是那些比較錯誤的感悟,必須想方設法去予以矯正。
筆者所在的教學區域,人們喊得最響亮的口號是打造高效課堂。為了高效課堂的打造,人們在極力探索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模式。許許多多的教學模式也因此而應運而生,且也似乎都是那樣的色彩斑斕。綜觀相關的教學模式,如合作教學的模式,應當說還有許多需要思考的問題。譬如,一些教學課堂,班級劃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切比較簡單的閱讀感悟都交予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完成,實在不能解決的感悟問題則由班級來集體討論。在平時深入這些教學班級進行聽課,或者就是比較意義上的觀摩,一堂課45分鐘的時間,學生在進行小組互動合作學習的時間,哪怕就是15分鐘,老師就是在等待著學生,當大家都感悟得差不多了,老師便傾聽著學生的交流,而在學生交流中,老師也總是在做著應允性的回答。僅僅是在學生實在不得以去解決的感悟問題上做了點比較有意義的引領性點撥。從這樣的課堂去看,學生似乎是夠自主的了,如此自主的課堂還需要我們教師干什么?筆者曾聽過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有專家言,一旦翻轉課堂研究成功,教師中將會有一大部分人會失業。可這樣的課堂什么時候面臨呢?還應當就是個未知數。但是,我們這樣的課堂教師就在自不自覺地失業,恐怕也不是什么比較理想的現象。竊以為,合作學習是一種趨勢,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發展方向。但作為教師不能就在學生的合作學習時去作壁上觀,那是不妥的,說得嚴重一點是對相當多的問題學生的不負責任,最起碼也應當參與到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中。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合理的作為是我們所必須思考的一個原則性的問題,作為教師當應從為了一切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