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麗麗
(寧夏吳忠市青銅峽市沈閘中心小學,寧夏 吳忠 7516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中國與國外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而英語作為分布面積最廣的語言,也成為了與國際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我國注重“從小培養,從小教育”的教育理念,為了順應國際標準,迎合國內傳統理念的需求,小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和設立成了趨勢,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由于小學生年齡還小,相比于漢語而言,他們對學習英語相對生疏,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基于這種情況,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從目前的情況進行分析,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的一個主流趨勢,許多老師在教學中引用生活化教學,在進行課堂教學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根據相關的一些調研顯示,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越來越受小學英語老師的重視,并且在各個教學環境中進行落實和改革。根據目前地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按教學課堂角度來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研究教學內容主要提出了生活化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內容等;而根據教學的模式進行一個分析和探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首先,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師通過一些小禮品進行鼓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知識,提升學習英語興趣,有效地在生活中運用英語;其次,從教學設計層面闡述。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將生活化作為教學設計的側重點,提出恰當的教學模式;最后,從整體教學層面分析,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所在,需要根據每一位同學的個體情況進行一個分析和設計,提出更好的教學措施。但是,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仍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問題。例如,教師只會機械式的套用優秀案例,缺乏對生活化教學的靈活性應用,許多老師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使得學生不適應,影響英語教學效果。
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大多地區教師隊伍配備都相對優越,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一些影響,一些落后的地區教師資源相對缺乏,對于這種新興的生活化教學模式,難以做到全面執行。針對這些情況,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除了加強自身教師團隊的培訓和教師能力的提高,更應該采取恰當的措施,促進當前教學模式的執行,在這些欠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教育部或學校要注重教師團隊的建設,不僅要注重自身團隊的質量,更要引進教學人才,提高團隊人才的數量,并且擬定相對有效的科研交流機制,從思想上提升這種教學理念的運用,擴大師資團隊的影響力。
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模式對小學生英語的學習非常要,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提升教師對小學英語生活化模式的重視程度,制定相適應的教學策略,來提高教學課堂的一個整體效果和質量。事實上,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學校與組織而言,缺乏對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的研究,以至于教學效果相對較差,缺少相應的經驗和重視程度。因此,想要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需要很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基于此,教育部門不僅要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更應該提高教師對教學手段的重視程度,讓每一位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這種模式對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好處和價值,有助于推進英語學習教學的開展。
以小學生的視角來看,由于英語的學習相對陌生,對于英語的學習一般都是從跟讀、拼讀等開始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課程學習起來也是更加枯燥乏味,只是單純的依賴于教師,教學效果不太理想,不利于教學的發展,而教學內容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提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氛圍的愉悅性。我們可以發現在小學的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去實現教學情境生活化,需要老師去發現和挖掘進行一個生活化教學。例如,問候語的學習,早上與學生的見面,英語老師應該首先用英語跟同學們打招呼說早上好,學生在聽了幾天之后也會不由自主地跟隨老師的這個習慣,進行英語跟讀,在生活中學習英語。還有更多的時候,比如,吃飯、洗手、下課等機會進行一個學習,讓學生不刻意的學習,更好地學習英語,其效果會更加顯著。隨著小學英語生活化的優勢體現,其逐漸成為老師教學手段的必然模式。老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還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更加生活化。
綜上所述,基于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改革過程中主要提倡“自主探究、教育聯系生活”的理念。在這種情況下,生活化教學越來越受教育界的關注,倡導教育回歸生活,回歸生活本源,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已成為大勢所趨。而小學生正處于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和幻想的年紀,所以在課堂上容易出現走神等問題,尤其是小學英語這門科目,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老師應該積極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創建與生活實際相關的一些語境教學,增加學生的英語興趣,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當中,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