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超 管金霞
(甘肅省東鄉縣祁家學校,甘肅 東鄉 731400)
繪本作為小學生非常喜歡的閱讀知識,有效地利用圖片和文字的結合來敘述完整的故事。將繪本應用于小學美術教育,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美術教育內容,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投入美術教育,同時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感受美術教育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創作精神,實現學生全面素質發展,提高小學美術教育水平。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應用繪本,可以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教育的積極性,讓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學生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十分依賴美術教材,學生很難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很難高度集中。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繪本讓學生時刻保持高度集中力,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小學美術教育,真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核心素養,有效提高小學美術課的靈活性,在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基礎上,提高小學美術教育的效果。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教學的發展要求,兒童繪本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美術教育中。說到繪本的優點,毫無疑問,通過大量的繪畫形式代替文字向學生進行說明和說明,對學生的認識能力有重要影響,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繪本藝術風格多種多樣,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在繪本藝術中發掘出大量藝術作品,可以用繪畫形式向學生展示,可以代替很多文字說明,讓學生感受到繪本藝術的魅力,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并且在教師適當指導后,可以讓學生自由閱讀聯想,具有一定的前期鋪墊作用,其內容積極向上,可以給學生一定的精神啟發。
在繪本教育中對名人佳作進行臨摹是學習美術作品的好方法,通過對名人佳作的臨摹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對學生今后的繪畫學習非常有幫助。另外,教師要培養學生“讀圖”技巧,使學生對某些繪畫作品有獨立的看法和認識,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繪畫的藝術和內涵。在進行畫法教育的過程中,老師不必急于給學生講畫的方法和技巧,但能使學生積極地觀察、體會畫法的藝術技能,通過親手臨摹名人的畫作,進行畫法的教育,來提高個人的繪畫技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引入好的課堂可以使小學美術教育質量事半功倍,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應采取有效手段,能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充分的熱情融入教育,真正提高小學美術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畫冊以其繪畫和茂盛的特點向學生展示完整的故事,不僅滿足小學生喜歡看照片的特點,還滿足小學生喜歡故事的需求。通過繪本作為引入小學美術教育課堂的載體,有效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最佳狀態投身小學美術教育,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育的效率和教育質量。
通過對繪本內容的臨摹思考,學生可以模仿繪本的情況,畫出簡單的圖形風格,形成系統的認識,讓學生打好基礎,給學生更多的創作靈感。可以讓學生在擺脫臨摹的水平上嘗試創新,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描繪不同的圖案,將指紋印在手指上,參與手指故事游戲,利用手指的動畫進行美術動畫創作。
繪本傳遞著不同國家、地區、環境下的美術情感,教師可以在傳統文化的美術情感下讓學生形成德育價值觀。在各種國際童話繪本中,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美術元素,開闊學生的視野。美術畫冊給了學生一定的幻想空間,特別是故事性畫冊,教師可以將畫冊的懸念完全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看到某些場景時對美術進行構思。填補繪本中沒有直接說明的幾個觀點。畫冊的多種表達形式可以給學生帶來靈感,其中通過顏色的運用、明暗的對比等,讓學生觀察分析畫冊的操作技巧,應用于自己的創作,了解多種繪畫形式,創作個性化作品。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的繪本中提取重要因素,相互討論和共享,在繪畫學習中找到新的方法,形成內心的滿足。
利用繪本擴大教學內容,滲透感情繪本內容豐富。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有中國特色的兒童繪本,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繪畫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含有中國特色的兒童繪本的主要內容主要是神話故事、民間故事、成語典故,其中包含豐富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應重視繪本的應用,利用繪本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教育。繪畫教育是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很多繪本的空白處需要學生大膽猜測和說明其內容,通過猜測得出具體答案,這對學生的學習很有意義。有些繪本故事的特點是,在學生的預想和講道理上,學生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總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總而言之,教師在美術教育中合理運用兒童繪本,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繪畫能力。擴大學生與美術的關系,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奠定基礎。將繪本帶到美術課以后,學生們接觸了很多國內外優秀的繪本作品,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學生們的感情體驗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喜歡美術課,期待美術課,不斷在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中提高藝術素養。美術在于情感的熏陶下。努力了解世界,從而促進培養學生素質發展,使學生在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