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華
(河北省黃驊市常郭鎮故縣中心校,河北 黃驊 061100)
語文閱讀教學與語言和文字的教學不同,對于課文來說,其本身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經常會展現一些獨到的見解。在這一點上,教師往往會利用以權威的方式迫使學生去接受他們的觀點。這不僅會抑制學生對自主學習的動機,而且還會使學生的質疑精神漸漸地消失。
在新課標中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但是,老師對教材在進行解讀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問題。然而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有:一些教師沒有對教材做深入的分析,而只是解讀表面上的意思,這將無法解釋教學中的深刻意義。一旦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有了偏差,教師就無法正確地引導他們。此外,仍舊會有一些教師缺乏對原文的理解,且害怕犯錯誤,而他們會在拿到課本之后,先查閱相關的資料,當他們在找到權威的解讀時,在將權威的觀點灌輸給學生。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為了可以培養學生對于文章的主旨能夠理解文章的能力。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強調對文本意義的理解,而閱讀教學不是將學生培養成為心靈美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主要是學習的主體和課堂教學的中心,要想學生可以主動去學習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教學環境。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一切活動都要圍繞著學生來進行。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在學生過程中,不僅可以愉快地學習和豐富學習,而且在語文教學中,學生還需要像相聲中的說、學、豆、唱的知識掌握,必須做到精通一切。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任,從被動學習和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教師需要給學生能自由發揮的空間,使學生自己去制定目標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將這些目標實現,例如:如何準備、操作、總結、復習等等。盡可能做到“三個凡是”,凡是學生可以自己學習的,老師永遠不會主動教;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師永遠不會幫助學生做;凡是學生自己能講的,老師也不會為他們代勞。
在網絡時代,網絡的普及和發展改變了人們對思想和行為模式的不確定性,而且還對教育領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培養小學生明確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只是依靠教科書和老師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網絡上有著大量的信息資源,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通過在課余時間進行網絡閱讀,能夠擴大他們的閱讀量,以及滿足他們對于知識的求知欲望。然而,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資料,而且在網絡世界中也包含了一些暴力色情內容,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這也是許多家長不愿意讓他們的孩子接觸電腦的原因之一。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監督學生在課余時間的網絡閱讀,而教師應該多推薦一些更好的網站給學生們,并且為學生們篩選一些優秀的文章讓其閱讀,此后還要求學生寫讀后感,而且在課堂上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和討論,此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監控小學生在網絡上的閱讀,同時也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在教學新課前,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并提前了解和熟悉課文內容,比如,當老師在講《趙州橋》時,很多學生對于這部分的內容不是很熟悉,就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信息,學生們就會看到很多關于趙州橋的圖片,并且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同時,對趙州橋在歷經了幾千年之后仍舊穩固而贊嘆不已,這些都為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對于閱讀來說,它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活動。而教師的任務則是充分激發學生對閱讀活動的熱情,讓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而簡單的課文閱讀會讓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導致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降。為此,教師應該多開展些多種多樣的實踐性的閱讀活動,如教師可以為小學生組織一系列的閱讀競賽,而競賽的形式靈活多樣,教師通過選擇幾篇文章,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閱讀,然后老師在進行提問,而學生們則可以舉手來回答問題,誰回答最多的問題和答案最準確的,將會被授予閱讀小標兵的稱號。另外,老師也可以在授課前準備許多的文章。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對文章進行隨機選取,在抽到之后開始進行閱讀,看誰對文章讀的最流利、準確,而且情感豐富,誰就會得到最高分。通過這些閱讀比賽,能夠極大地活躍了閱讀的氣氛,而那些求生意志強烈的學生則會積極主動參與,這就形成了一種追趕的學習氛圍。為了能夠獲得家長的支持,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閱讀。他們可以選擇由老師指定的閱讀材料或者也可以選擇由學生準備的閱讀材料。在課堂上,當家長與孩子在實行角色扮演閱讀之時,那個小組的配合最默契,閱讀最流利,他們就會得到更高的分值,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家長就會在日常閱讀中更多地支持和監督他們的孩子。此外,為了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應安排教室的角落作為閱讀角,他們可以從學校圖書館借一些書,或者讓學生帶他們喜歡的書,這樣學生在課后就可以在閱讀角進行閱讀,并且還能夠互相交流,提高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行為,而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有效性是符合如今社會的要求,也是滿足小學語文教學在不斷發展的要求。因此,在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把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和適當的活動組織教學,才能使其行之有效,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