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復碧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流渡鎮中心幼兒園,貴州 遵義 563403)
幼兒年齡較小,不能像成人一樣妥善處理各種緊急或突發問題,當有意外發生時,幼兒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對幼兒來說,安全意識的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意識薄弱,自我保護能力不強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保育老師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對幼兒的安全問題予以格外的關注,要將安全教育工作置于一日生活與學習中,增強幼兒安全知識學習和安全意識的培養,提升幼兒的安全素養,為幼兒的安全打下堅定的根基,以下便是我作為保育教師對于幼兒安全意識培養的幾點看法:
分析當前影響幼兒的安全因素,不難發現,幼兒的安全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責任,應該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作為幼兒園的保育教師,應看到各方面教育的優勢,發揮教育合力,在幼兒園范圍內呈現更為真實的生活環境,引導幼兒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安全問題。結合現實生活,幼兒的主要生活環境是家庭,家庭也是安全事故經常發生的地方。有的是因為家長精力有限,有的是因為幼兒的好奇心等。同時,家里有很多安全隱患,例如電器、熱水壺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因素。因此,保育教師應嘗試模擬現實的家庭環境,側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例如如何拿取高處的物體,家里的插座等帶電的東西如何處理等,教師可以在教室內選擇一定的區域,模擬家庭環境,讓幼兒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安全問題,不斷強化安全意識。其次,當前的家長比較重視幼兒的戶外活動,逛超市、去游樂場等是比較常見的,難免遇到過馬路等問題,這就需要保育教師關注特定情境的教育,例如模擬十字路口,反復強調過馬路的注意事項;再例如模擬大商場購物,反復強調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種類似的生活場景有很多,保育教師應立足幼兒的生活實際,從幼兒經常接觸到的生活場景出發,分析幼兒出現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進行真實情境的模擬,加深幼兒的印象,真真實實地采取安全的措施,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技巧。
幼兒園學習生活是培養安全意識的重要平臺,保育教師應在具體的安全教育中有所側重,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首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制定幼兒日常生活學習中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幼兒園是集體生活的方式,幼兒數量較多而教師人數有限,難以保證時時刻刻對幼兒的關注,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安全漏洞。作為幼兒保育教師,在明確自身職責的同時,應立足幼兒自身安全意識的培養與安全行為的養成,減少不必要的危險。保育教師對幼兒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上下樓梯靠右慢行,拉開距離,不能擁擠;吃飯不能打打鬧鬧,要細嚼慢咽;帶電物體不能亂摸,要找老師幫忙等。這些基本要求是日常工作的總結,需要不斷完善。其次,明確幼兒不可使用的物品。幼兒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對于幼兒而言,很多東西的使用是極不安全的,例如剪刀、鋒利的鋼尺、木棍等,這些物品在幼兒園內應嚴明禁止,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同時,應提醒幼兒不要在教室里亂跑,避免磕磕碰碰現象的發生。總之,保育教師應養成觀察的習慣,從學生生活學習的細節入手,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可以采用視頻、故事等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必要時樹立身邊的榜樣,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體系。另外,保育教師應留意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幼兒提供安全的活動環境。
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家庭、幼兒園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就需要把家長安全培訓納入保育教育中,將幼兒園的安全教育與家庭的安全教育相結合,鞏固安全教育的成果。首先,保育教師應加強與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幼兒家庭中常出現的一些安全問題,為家長的安全培訓指明方向。其次,開展系統性的家長安全培訓,提高家長的安全意識,例如不能讓幼兒單獨在家,幼兒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一些危險的物品要遠離幼兒的視線等,為幼兒的成長創造更為安全的家庭環境。同時,保育教師應引導家長注重幼兒獨立意識的培養,一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方面注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減少亂摳鼻孔等行為的出現,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另外,保育教師應促進家園合作,針對常見的問題制定出統一的解決方案,避免安全教育的低效等。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幼兒的安全是健康成長的前提,也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當前影響幼兒安全的因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社會環境、家庭因素、幼兒園因素等。在眾多因素中,幼兒自身的安全意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幼兒園的保育教師,應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入手,樹立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剖析安全問題的原因,排除安全隱患,發揮各方教育的優勢,模擬現實的生活環境,對幼兒進行真實化的教育;明確安全教育的重點,加強對家長的安全培訓,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