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烈
(重慶市江津區支坪初級中學校,重慶 402260)
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在和同學們共同完成相關內容的同時也能實現共同進步。明確的責任分工是一種創新型學習方式,學生在合作學習當中,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對能力的培養更有效。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觀念灌輸,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及各個領域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對生活中各種物理現象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對科技、文化、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念,進而保證學生能夠整體性發展。合作學習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創新精神,這對于學生主動性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合作學習法在教學中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使用合作學習。例如,一些比較簡單的概念性問題,同學們就可以自主學習,不需要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內容一般比較復雜,學生很難獨立完成,所以教師在使用合作學習這一方法時,應該對學習內容進行合理選擇,例如,在進行《聲音的特性》的學習中,需要同學們對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進行探究。因為聲音同學們非常熟悉,采用合作學習比較容易實現且具備一定的探究性。同學們可以使用鋼尺等生活用品對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進行探究,這不僅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提升,還能夠保證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教師進行課本上的內容講解,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做類似題目,這種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依賴例題及依賴老師的心理,進而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將這一問題有效避免,合理使用多元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將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調動起來,培養學生對學好物理的信心。例如,教師在進行《串聯和并聯》這一內容的講解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從生活中舉例,對生活中串聯現象及并聯現象進行聯想,再根據課本上講的串聯知識點及并聯知識點進行思維整理,最后同學們在小組討論的模式下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小組實驗的方式或者畫圖的方式對電路中的正確連接方式進行表達,教師針對此進行一定的指導,進而提升課堂效率,讓學生更加熟練掌握知識點。
教師在教學中需不斷進行經驗的積累,只有在合適的時機實施合作學習這一方式,才能保證學習方式更加有效。例如,在進行《焦耳定律》這一內容教授時,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來引入新課:“在平時生活中,給電磁爐通上電之后,導線和電爐絲通過的電流相同。為什么電磁爐里面的電阻絲熱得發紅,但是和電磁爐連接的導線卻幾乎不發熱呢?”教師將這一問題給到學生之后,學生基本上都很難找到突破點,更不可能將學習任務獨立完成。針對此情況,教師則可以使用合作學習方式,讓同學進行交流討論,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指點,讓同學們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
初中物理教學離不開對學生的評價,合作學習中也要重視評價。評價能夠起到激勵作用,教師設置有效的評價機制能夠將同學們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實踐表明,合作學習和傳統學習評價是存在一定區別的。傳統課堂的評價是針對學生個人,合作學習針對的是整個合作小組,所以對小組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尊重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所進步。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獎勵,獎勵次數可以累積,實現一定的獎勵目標之后,教師則可以給學生一次自我挑選的機會,比如挑選座位或是挑選同桌,又或者是任職課代表等,這樣則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僅僅學習到了知識,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愛上合作學習模式。這種評價雖然是一種無聲的評價,但是可以起到非常強的激勵性作用,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
總之,合作學習這種方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一項系統工程,提升合作學習的科學性及有效性,還需要教師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設置,只要能夠將合作學習的效率提升,都可以將其視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教書育人之路漫長,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不斷探究,結合學生及班級實際情況,合理使用合作學習法,讓初中物理課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