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美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姜家小學,山東 煙臺 264010)
在現代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微課進行導入教學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微課不僅可以節省教師授課時的時間精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進行知識的學習。
微課這一教學模式如今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所接納引用,這一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僅可以涉及更多的教學內容,更能夠突破時空限制,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專業名師的知識講解。微課教學在整合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效率等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這一教學形式的普及和廣泛使用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微課就是利用視頻、動畫的形式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講授,微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很好地整合資源。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其文化內涵。微課的使用如今已經開始向各個學校各個年級普及,這一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和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極高的提升增強作用,同時也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課堂導入環節開展的順利與否直接影響到整堂數學課的教學效率。數學知識抽象概括性較強,學生在學習時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時我們需要循序漸進地將課堂的相關知識滲透在數學課導入環節上[1],課前可以借助微課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和方式進行相關信息的導入,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興趣。
在新授課堂上重現舊知識,將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聯系在一起是一種非常好的課堂導入方式。教師把握好把握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新知識進行學習,同時也能鞏固舊知識的學習、加強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與新的數學知識相比,學生明顯對舊知識更加熟悉,將以前學過的舊知識作為一個橋梁幫助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2]。教師可以采取微課的形式進行課前導入通過回顧相關的知識點、小結、提煉等等方式將新舊知識進行連接。在利用舊知識進行導入時教師應該細致地理清新舊知識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精心設計導語充分發揮舊知識的橋梁作用,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期的導入效果。
以青島版四年級上冊《小小志愿者—混合運算》章節知識為例,這一章學生將要接觸到帶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并且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學生之前只學習過加減乘除法的單項運算,初次解除混合運算學生一定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微課視頻的教學形式帶領學生對單項的加減乘除法進行回顧和復習,然后在此基礎上教授學生混合運算的運算法則和運算順序。這樣將新舊知識進行聯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混合運算章節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
傳統的教學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將學生放在一個很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調動。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動,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也進一步地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有了要求。教師在新課講授之前對里面涉及到的一些重難點進行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也會積極動腦筋思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知識。
以青島版三年級下冊的《熱鬧的民俗節—對稱》為例,教師在教授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可以先運用微課視頻向學生講述關于對稱的概念定義,然后向學生提問:生活當中哪些地方運用到了對稱?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動腦思考,從生活實際當中探索關于對稱的知識,這樣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更加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
教師在導入環節同樣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自己平時會遇到的案例出發著手學習數學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提升學生學習的熟悉程度,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科的知識具有抽象性,講這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具體的生活案例方便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3],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以青島版六年級上冊《摸球游戲—可能性》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預測明天下雨的可能性,這樣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可能性在生活當中的運用,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微課視頻教學模式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好微課教學可以更好地堅持和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本文從微課視頻的概述和運用策略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希望推動微課在教育教學當中更加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