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龍偉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辛章新區小學,河北 廊坊 065702)
翻開小學數學課本,我們可以看到應用題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更注重對解題技巧的講解,依靠題海戰術,大量練習來提高教學效果。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應用題教學更加枯燥、死板,失去活力。那么,我們該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必須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好奇心和興趣的驅使下,他們才會主動去學習,思考,從而獲得新的學習體驗。數學教學中常常會涉及到不同的數字、算式,因此,小學生覺得數學難學、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針對這一現象,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引導他們去了解應用題和生活的聯系,從而增加對數學的好感。例如,購物,超市的收入、支出,汽車的行駛速度、路程等等都涉及到數學運算知識。教師要根據應用題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合適的生活情境,以便于學生理解。可以利用多媒體、實物、小故事等方式為學生創設熟悉的情境。這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將應用題形象化、生活化。
比如,在教學兩步計算應用題時,筆者將應用題轉換為更生活化的內容,題目為“小明和媽媽到超市購物,媽媽身上有50元錢,買了3盒餅干,每盒12元,還剩幾元?”然后,筆者提出的第二問題“小明又想買25元的玩具車,他們帶的錢夠嗎?”這種應用題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培養他們運用數學眼光看待身邊問題的習慣,并鼓勵他們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審題是解答應用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應用題常常是將具體的情節與數量關系穿插在一起,小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審題的方法,在讀題的過程中,要認真思考本題講了什么事情,哪些是已知條件,這些條件中哪些是直接條件,哪些又是間接條件,它們之間有何種聯系,上述條件和問題之間有什么關聯?分析清楚這些問題才能準確把握題意。
畫批是指在審題過程中學生可借助不同符號將應用題中的關鍵詞句、判斷結果等標注出來。通常我們運用箭頭、圓圈、橫線、曲線等進行標注,便于了解不同數量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畫批,學生的思維才不會被復雜的數量關系與過多的條件所干擾。另外,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弱,大腦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給應用題教學增加了不少難度。對此,可借助實物圖或線段圖來規避這一劣勢。線段圖能將題目中抽象的數量關系直觀、形象的反映出來。
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解題習慣。首先,要根據問題,找到已知條件,然后尋找解題的突破口。通常題目中帶有“分數、幾倍、比”等字眼的句子就是解題的突破口。然后,找準單位“1”,才能弄清比較的量。在練習中,筆者告訴學生尋找單位“1”的技巧,即與誰比較,那么,誰就是單位“1”。根據單位“1”畫線段圖,標明數量關系,然后,再進行解答。另外,要引導學生養成檢查驗算、寫好答案的習慣。在解題后,要根據“一看、二算、三查”的原則檢查解題過程。一看算式是否正確,數字是否有誤。算是指重新驗算,判斷結果是否正確,并能培養口算能力。查是指檢查結果是否有誤,足否符合題意。不少學生答題時,將算出的結果寫上就完事了,忘了帶上單位或者弄錯單位。因此,要叮囑學生要寫好答案,做事要有始有終。
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可使用一些卡通圖片、情境畫、數據表、統計表等,便于學生理解,轉變傳統的“純文字化”教學模式。
對于某些應用題,學生在思維定式的影響下,往往無從下筆。此時,教師應指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式,換個角度思考或許就能找到答案。此外,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選擇一些開放性習題。引導學生要多角度地看待問題,找到最佳的解題方法。這樣有利于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也能增強發散思維的能力。
比如,期末考試后小麗的語文、數學、科學三科的平均分為82分,在外語成績出來后,她的平均分上升了2分。那么,她的外語考了多少分?常規解法就是用四科總分減去語文、數學、科學三科的分數就是外語的得分。大部分學生都會按這一思路解題。然后,筆者讓學生再想想有沒有其他的解法。一些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找到了新的解題方法。抓住“外語成績出來后,平均分上升了2分”這句話,那么,我們假設四科的平均分仍是82分,印外語也是82分。而外語多出來的分數平攤到其他三科上,因此,其他三科才會各增加2分。因此,多出的分數為2×4=8,外語分數為82+8=90分。
數學源自于生活,在生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問題在不同條件下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它并非一成不變的。在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一些開放性習題。這不僅能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也能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開放性習題分為三種,一是條件開放習題,比如,缺少條件、多條件、隱含條件等。二是結論開放習題,比如,答案不唯一、多種問題等。比如,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已知A、B兩地距離480千米,甲車速度為每小時35千米,乙車速度為每小時45千米,請問,兩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對于缺少行駛方向這一條件,應從相向而行、反向而行等多角度進行考慮)。三是綜合性開放習題,即條件散亂的應用題或涉及到其他科目知識的應用題。要求小學生要對所給信息加以篩選、判斷,分析,突破思維定式的局限,尋找解答方案。這樣才能慢慢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