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
(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江蘇 泰興 225400)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也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這一過程中面臨著全新的要求和使命。素質教育環境下,學科交叉滲透的趨勢也開始變得越發的明顯,很多學科教師在任課期間都在考慮要如何有效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如何有效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各個學科中也成為學科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歷史與政治之間的關系本就十分緊密,所以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高中歷史教學也是發展必然趨勢,不僅能夠豐富歷史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期間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道德理念,有效滿足素質教育訴求。
首先,高中生本就處在三觀形成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歷史觀、思想道德觀念都在不斷形成與完善,而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高中歷史教學活動中,則能夠進一步堅定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樹立起崇高的理想以及價值觀,同時還能有助于學生歷史觀得以發展和提升,促進學生對于歷史的正確理解[1]。其次,歷史這一門課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有的歷史都是思想史,而一切的歷史也可謂是政治史,從這一點來分析的話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歷史教育中的滲透可行性較高。縱觀我國發展歷史我們能夠發現,其中存在著的堅韌品質、愛國思想、崇高的理想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體現,所以教師可以在高中歷史教學期間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來進一步提高學生民族認同感。最后,還能有助于歷史教學優化。傳統模式下的高中歷史教育以灌輸、講解為主,整個歷史課堂學習并無興趣,可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有效滲透就能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與發展意識,同時還能提高學生歷史認同感、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從而優化高中歷史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教師可以結合歷史教學內容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有效提升歷史教學質量的同時健全學生思想品質。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也在不斷凸顯,將其滲透于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能夠提高學生思政意識,而相較于傳統灌輸式講解教學,直觀的教學情境則能更好地發揮出歷史學科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從而提升滲透效果[2]。為此,教師在滲透期間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為學生創設出直觀、生動且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借由此來提高感染效果,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自覺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偉大的抗日戰爭”這一課時為例,為了能夠有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于“抗日”的影視資料,像是南京大屠殺片段、抗日生理之后群眾歡呼等視頻情境,讓學生在直觀視頻情境中產生共鳴,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在高中歷史教材之中存在著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像是馬克思主義基本觀念、愛國主義情懷等等,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即可深入挖掘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來有效展開滲透教育,這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有效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舉兩得。以“祖國統一大業”這一課時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即可先讓學生對港澳回顧史實形成一定的了解,然后讓學生探討一下“一國兩制”形成過程、實施原因,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問題來有效激發學生建設祖國、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歷史這一門課程本身文學性就較強,若是單純講解無法有效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與參與興趣,所以要想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滲透于高中歷史教學,除了上述兩點,教師還可以組織歷史課外活動來提升滲透效果,像是組織學生參與當地較為著名的歷史文化經典或者是借助于歷史宣傳片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我國歷史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歷史實踐的興趣,這樣學生自然能夠在實踐與體驗活動中遷移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得以提升[3]。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即可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來搜集這一課時相關資料,最好是從實際生活各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收集,同時要求學生借助PPT來進行總結與歸納,這樣學生就能在社會生活變化調查實踐與體驗中提高自身社會責任感,有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
綜上所述,歷史本就是過去已經發生過的政治,而現如今的政治本身也是來自于歷史,學生只有真正學好歷史才能對歷史整個發展方向形成有效把握,同時樹立起正確的正是方向。為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一定要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價值,結合豐富的歷史內容、全新的教學方式來有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這不僅能夠優化高中歷史教學、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同時還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