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芳
(江西省豐城市鐵路中心小學,江西 豐城 331109)
小學高年級正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的最佳時期,對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節奏,因此,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更新教學理念,采用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寫作能力提高不快,素材的缺乏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之一,而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大量的閱讀來解決。在傳統的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教師不是沒有意識到素材積累的重要性,但是教師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往往是根據寫作的題目,找相關的素材集錦類的書冊,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增加自身的寫作素材。這樣的方法讓學生缺乏對于素材的整體理解,給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造成了困難,導致學生在真正寫作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考場上,由于氣氛緊張等原因,大腦一片空白,那些原本記憶下來的素材也忘得一干二凈,只能胡編亂造。而且這種方法也在不斷地消耗小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的興趣,讓他們失去學習的積極性。而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卻不同,教師以閱讀教學為主體,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逐漸理解文章的內容,培養學生閱讀的好習慣。然后,教師可以文章的內容為主題,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很多寫作素材,并在腦海中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記憶和歸類,逐漸形成一個體系。在接下來的寫作訓練中,學生也就能夠自然而然對這些積累的閱讀材料進行運用,而且不會出現由于缺乏理解而胡亂運用、張冠李戴的現象。
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教師要嚴格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對寫作技巧進行分析與整合,準確把握創作方向。學生也要配合教師的一體化模式,把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從閱讀中尋找利于自己創作的材料,從寫作中拓展閱讀思維。教師的經驗畢竟比學生豐富,可以利用自身教學優勢,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閱讀素材,推薦相應的寫作手法,利用寫作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并且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技能。必要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讀寫提供保障。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多媒體已經成為語文課堂上一個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工具。畢竟語文是生活化的課程,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實際都有要求,而多媒體含有新時期的教學題材,能促進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教師一定要合理運用并重視。語文教材的閱讀過程,一方面是學生積累寫作經驗的過程,另一方面是學生探究寫作特點、寫作規律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閱讀與寫作的聯系出發,給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閱讀課堂,并提供寫作契機,再讓學生獨立寫作。
在教師實行閱讀寫作一體化的過程中,閱讀教學始終都是基礎。引導學生對寫作規律與特點進行摸索與探討,并明確了解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密切關系。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教學往往是分開的,這樣不利于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而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中,要促進閱讀與寫作的融合,發現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例如,我在講授《魯濱孫漂流記》這一課時,主要讓學生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并理解課文的內容與體會作者對生活始終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而在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抓住寫作的契機。在學生閱讀課文時,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想象,并借助自身想象出來的內容進行創作。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抓住閱讀帶來的契機,并使其遷移至寫作上,借助學生想象出來的內容進行寫作。通過閱讀來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寫作上的靈感。同時,教師還需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表達形式進行揣摩,讓學生寫作水平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語文是一門特別注重生活實際的學科,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隨著教學水平的提升,語文課堂也越來越多樣化和實例化,這需要教師把閱讀和寫作兩個模塊聯系起來,才能構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豐富語文課堂活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強化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系,使之相互融合,從本質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促進他們語言感知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