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鐘
(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馬山中學,廣西 南寧 530600)
就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問題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另外也要善于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展開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引導學生掌握更多數學基礎知識,以獲得優質的教學效果。
問題驅動教學模式是實現數學教育再創造的有效途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數學知識發生與發展的重要核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充分研究數學知識,并從中挖掘質疑因素,提出適宜的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驅動教學法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開展的以問題為核心的學習活動,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助于實現數學教學的真正價值。除此之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驅動教學模式,既有助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活動中發揮作用,也有助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改革,真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提問教學其實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很普遍,許多教師往往都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穿插一些問題,讓學生舉手回答。但是,仍舊有許多教師忽略了提問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在對學生開展提問環節時常常過于隨意,沒有對問題的價值和學生的回答進行過多的關注。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提問的質量。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加強對提問問題的建設和研討,基于對教學內容的深入探究,為學生創造出有效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在教師有意識的精巧提問中主動思考,養成愛動腦的良好數學習慣。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適時引入提問環節,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良好狀態,不斷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給他們注入生機和活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深化問題情境,也能讓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達到預期的效果。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只有讓學生對知識產生疑問,才能激活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思考,從而自主探究數學知識。而開放性問題有利于拓寬學生學習思路,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強烈求知欲望的驅動下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問題驅動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開放性問題,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在探究心理的驅動下進行數學學習,促使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引導高中生積極思考問題是問題驅動式教學法的核心內容。另外還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之后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和文獻,通過小組研究討論解決問題。具體的實施過程是首先教師自問自答,老師要自己做出示范,并提出問題,有效分析問題,最終將問題解決。在把問題妥善處理完成之后,教師要對整個過程進行總結,也要做進一步的展望。這其中主要涉及到資料收集的方法,查閱相關專業知識的方法。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組織一些組織討論課,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便于討論活動的展開。在小組討論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明顯提高,學習熱情也明顯高漲。應用問題驅動法,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上的互動會有所加強,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良好互動彼此之間的了解會逐漸深入,教師在與老師的交流過程中,能對學生的學習程度有一定了解,老師也能進一步把握學生的興趣所在,知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總之,問題驅動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開展對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知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學情巧妙地設計問題,以啟迪學生數學思維,鍛煉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使數學教學進一步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