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英語學習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還需要家長的配合,所以應從課內外兩方面著手,盡量避免漢語思維對英語學習的干擾。
語言的輸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接受到了純正的、恰當的語言輸入,然后通過大腦的思考,從能夠把準確的英語進行輸出,由此可見語言的輸入十分的重要。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用英語,比如,教師在與學生開展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使用英語。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養成在英語課上使用英語的習慣,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一些人會覺得進行英語授課,學生會聽不懂,會影響學習效果。那為什么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聽懂外教講英語,有時能夠在不經意間學會外教所教授的詞匯和簡單的話語呢?由此可見語言環境對于英語學習的好處。
1.思維的不同造成語言存在著差異
中國人的思維是螺旋式的,說話比較含蓄,經常要在步入正題前進行一些鋪墊。而外國人有著直線型的思維方式,他們在說話時往往直奔主題。有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中外思維之間存在的差異:有一個美國人給一個中國人寫了一封信,中國人一看信立刻就火冒三丈,這個人在信的開頭就向我提出這么多要求,把一些客套話寫在信的后面。所以中國人,在拿到信后只好從后面開始看。而美國人收到中國人的回信后看了很長一段時間都理不清頭緒,信的開頭寫的寒暄不知道要說什么,因此從那開始外國人在讀信時也只好從后面開始了。這種寫信的不一樣的方式也說明了中外思維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2.中外文化之間的不同造成語言的差異
當中國人得到別人夸獎時經常會謙虛地回答“哪里哪里”,因此在學生們的英語試卷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評語“You work very hard”“Where,where.”外國人則會十分高興地回答“Thanks very much !”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中外文化的差異,不要按照漢語的習慣來思考。
3.充分運用互聯網資源
教師通過合理運用互聯網資源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國外的生活,與此同時,還能夠讓他們理解英語這門語言的特征。比如,“瑪麗去商店買東西?!倍械膶W生則是按照英漢直譯的形式翻譯成了“Mary went to the shop to buy things.”其實,“to buy things”這個詞組就可以用“go shopping”來代替。應當說,通過合理運用互聯網資源,就可以了解這兩個詞組的關系。
4.通過對措辭進行規范,從而使學生重視對中外差異詞匯的積累
比如,home,family和house三個英語詞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還有,就是漢語當中的關聯詞,像“雖然......但是”,它們可以連用??墒牵⒄Z當中的“although,but”是不可以并列使用的。正因為如此,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同時,更要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積累。
5.合理運用教材資源
我們在加強英文材料輸入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英語課本本身就是最實用一種英語輸入資料。它不但為學生指明了哪些內容需要背誦,還為學生說明了哪些段落進行模仿、擴充。所以說,英語教材既可以進行輸入還可以進行輸出,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鼓勵學生先從最簡單的英文雜志進行閱讀,假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參照中文。由于原著小說含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這就會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更要讓學生感悟中文與英文在邏輯思維方面的不同之處。
對于學生來說,英語字典、詞典是學習英語必不可少的工具。假如,學生對某個英語詞匯的意思不了解,就可以利用英漢字典、詞典來解決相關問題,可以說,它們就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幫手。
可以說,這與背誦課文的內容是有緊密聯系的。課文內容終究是比較有限的,假如可以把課外一些的美文美句有目的性地進行積累、背誦,就能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碰到不認識的英語詞匯,學生不但要記住它的意思,還要記住它是如何拼寫的。
應當說,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不但有助于雙方之間的交流,還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化解家長和孩子的矛盾。對于英語學習而言,如果雙方利用它來進行交流,不僅僅能解決相關的問題,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總的來說,學生要想把英語學好,除了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同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盡可能地使用英語進行授課,合理運用英語和學生進行溝通,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此外,學習英語不但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同時,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因此,一定要從課內外兩方面入手,盡最大的可能減小漢語思維對英語學習的影響。此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將中外語言的差異性進行對比,然后引導學生多聽、多總結和多練習,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語這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