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改紅
(邢臺市南和區和陽鎮北關學校,河北 邢臺 054400)
在當下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出現的主要問題是無病呻吟,文章內容不真實,語言組織也比較凌亂,這是文學基礎薄弱造成的,因此,教師要通過課外閱讀的引入當他們明確寫作素材積累的正確途徑,進一步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教師要走下講臺,充分了解每個學生不同的需求,將其作為教學出發點,選擇合理的方式將讓學生在作文課堂中接受課外閱讀,更好地挖掘寫作的本質要求,提高課外閱讀積極性,提高寫作水平。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中,大部分教師會持有錯誤的教學觀念,認為現階段教學重點是寫作技巧講述,幫助打好寫作基礎,忽視了寫作素材積累的重要性,導致他們在實際寫作中出現無從下筆的障礙,文章質量不理想。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對寫作水平提升的作用,幫助他們打破對語文寫作的刻板印象,慢慢主動在閱讀中摘取較好地語言文字,提高自身文章深度。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正確定義自身位置,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講解寫作相關知識點的同時指明課外閱讀方向,使得他們挑選出利于自身寫作水平提升的文章,更好地融入寫作課堂。小學生在現階段沒有良好的閱讀觀念,認為這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對自身能力提升也沒有明顯作用,教師要體現他們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用最高效的方式幫助他們打破這個刻板印象,在充滿趣味的課外閱讀過程中激發寫作興趣,展現小學作文教學的本質作用。
例如,在進行“夢想”這類主題的作文教學時,我會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在教學準備階段,會利用網絡等等資源搜集關于“夢想”的文章,將其導入教學方案中,接著我會在完成基礎寫作技巧的講述之后向學生介紹這些文章,要求他們先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積累一些寫作素材,探究這種類型文章的構思。最后鼓勵學生利用閱讀積累的內容完成一篇作文,我也會給出針對性的指導建議,保證寫作質量的提升。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成功導入課外閱讀的保障,教師要致力于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養成,有效提高寫作水平。
由于教學資源的豐富,各種各樣新型的教學資源不斷涌現,為教師提供了多種開展課外閱讀的途徑,情境構建作為其中作用較為明顯的一種被越來越頻繁地應用,它能以寫作技巧為基礎,創建貼近作文主題的閱讀情境,使得學生在課外也能將閱讀和寫作練習起來,有效展現課外閱讀開展的必要性。因此,教師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探究課外閱讀情境的創建方式,充分了解學生寫作能力發展需求,保證每個人的閱讀參與度。
課外閱讀情境創建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對應的效果也有所差異,如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挖掘寫作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用相應閱讀篇目進行展示,構建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外閱讀環境,使得他們主動添加生活實例,增加文章真實性;又如多媒體情境,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用放入幾個電子書,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主動進行閱讀對寫作能力培養有作用的文章。教師要針對不同的作文教學需求選擇相應的課外閱讀情境創建方案,從多個方面完善語文綜合能力。
例如,在進行“大自然的魅力”這篇作文的教學時,我會選擇創建多媒體情境提高學生寫作學習效果。我會在班級教室的后面放上幾臺電子閱讀器,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和大自然相關的文章,供學生閱讀,同時我也在墻上貼上了關于自然美景的途徑,并且在下面附上一段優美的文字,初步完成多媒體情境的構建。在經過一個禮拜的準備之后,我才會要求學生寫一篇文章,結合這個禮拜積累的素材,不斷優化文章內容,達到我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不能忽視課外閱讀情境構建對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作用,提高語文發展道路上的核心競爭力。
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僅僅通過課堂40分鐘時間遠遠完成不了,教師要適當拓展教學途徑,通過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鼓勵他們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寫作任務,同時課外閱讀活動能抓住小學生好奇心、貪玩心強的性格特征,保證他們閱讀的參與度。教師在課外閱讀活動設計時要重視趣味性的提升,改變枯燥乏味的閱讀現狀,激發寫作熱情,完善語文綜合素養。
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有利也有弊,益處是學生在開放性的環境中不會被課堂因素限制,閱讀過程中的寫作思維能充分發揮,更好地挖掘閱讀文章的內涵,幫助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但是弊處也不容易忽視,小學生自控能力普遍較差,會將活動當作是應付式的任務完成,很難在閱讀中獲取對自身閱讀能力培養有積極影響的內容,不利于下階段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要扮演好監督者的作用,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強調最終目標,構建完整的寫作技巧框架。
在當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課外閱讀開展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結合每個人不同的寫作需求,給出相應閱讀任務,保證他們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從多個途徑提高寫作水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使用符合學生核心競爭力提升要求,打好語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