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胡鵬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實驗中學,安徽 安慶 246400)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外出務工。孩子留在農村,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這就是留守兒童生活現狀。根據目前調查數據可知,如今留守兒童數量高達900萬人,這其中近九成是由爺爺奶奶等老一輩進行看管,少數兒童是由親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獨立生活。留守兒童小時候就缺乏父母的關愛,其性格大多柔弱內向、自卑、心理障礙嚴重,甚至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急需研究解決。
由于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存在一定問題,再加上農村經濟條件限制,一些監護人也缺少基礎教育,導致學生學習質量得不到保證,而且一些老一輩的思想過于死板,將教育一味地推給學校,自己卻絲毫不關心。在這種生活環境下,學生思想固化,學習積極性缺失,課堂走神、逃課逐漸成為課堂常態,對日后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學校作為留守兒童知識獲取的主要渠道,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不能只局限與課堂書本,還要通過與生活的聯系,開闊學生視野。同時,教師還要在此基礎上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以班級、學生為單位,落實學生基本信息,確定留守兒童基本名單。各班每學期初要對留守兒童家庭情況進行一次調查摸底,全面調查掌握留守兒童的動態信息。班級統計好名單上報學校,登記備案。
2.以班主任、科任老師為單位,適時關心班級學生動態,根據留守兒童日常生活、學習表現等方面綜合分析,并借助家訪、走訪的形式側面了解留守兒童相關信息,整理后上報學校。
3.以各班家長、家委會為單位,各班定期召開家長會,自主組建家委會,在班級家委會基礎上成立年級部家委會,定期召開家委會,及時跟蹤了解留守兒童信息動態。
1.每月至少與留守兒童開展一次“心里話”活動。
2.每月至少通過電話、微信、QQ或其他途徑與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聯系,及時掌握現階段學生身心情況。
3.每季度至少與留守兒童監護人見面一次,將學生在校表現進行反饋,并制定后續家庭、學校教育管理。
4.每年為留守兒童體檢一次。
1.自尊自愛,穿著大方樸素,不攀比、不打架,勤儉節約。
2.尊師重道,虛心請教,勤奮求實,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助做。
3.團結同學,維護班級利益。
4.遵規守紀,尊師愛校。牢記師長囑托,嚴守學校紀律,愛護校舍和公共設施,愛護莊稼、花草和樹木,節約水電,講究衛生。
5.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不斷增強自身身體素質;遵守交通法規,不做危險性游戲,不購買和食用不合格的食品。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1.領導重視,建立機構。各年級成立了以校長、副校長、各科室主任為領導,班主任為核心的關愛留守學生工作小組。
2.建立留守兒童聯系簿。摸清留守兒童數量,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簿。
3.建立班級幫扶制度。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自身主導作用,借助幫扶制度,對留守兒童給予相關幫助。
4.發揮黨團委作用。以黨、團員為主要力量,成立校外義務輔導小組,每人就近負責4-6名留守兒童,了解留守兒童的校外表現情況,定期對其進行溝通引導。
5.學校要定期開展幫扶交流會,分析現階段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后期教育工作方向及管理制度的優化完善。
1.建立留守兒童心理成長檔案。由五部分組成:留守兒童基本情況、行為表現、心理表現、綜合評定和教師評語。
2.設立“知心話”信箱,讓留守兒童寫出所思所想,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
3.指導留守兒童宣泄不良情緒,說出心中的感受。心里不愉快時就大聲喊出來;給父母打電話。
4.行動關懷留守兒童。開展“你的生日大家過”活動、開展“我愛我家、我在成長”等習慣養成系列活動。
1.留守兒童之家設備和檔案資料由專人管理。
2.依托信息技術,采用多元化的檔案形式,全方位了解留學兒童情況。
3.每一項全校性的工作(活動)結束后都需要檔案管理者將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按照分類進行歸檔裝訂。隨后上交到學校負責人手中,經審核通過后統一進行管理報備。
4.教師需要及時對幫扶情況進行記錄,將做好平時的幫扶關愛記錄,將《留守兒童心理輔導記錄表》等資料定期上交相關部門進行歸檔管理。此外,學校還需要定期對幫扶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調查,并加以指導,從而提高活動質量。
5.案卷要求完整、檔案清晰,不能丟失。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需要立足于留守兒童,通過對其心理需求分析,制定多元化教學手段,增強留守兒童情感認知。此外,教師還要加強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將社會、學校的關愛灌輸給學生,為其日后身心健康發展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