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蘭會
(河北省唐縣北羅鎮中學,河北 唐縣 072350)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通常對歷史知識只是進行機械訓練,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歷史知識,學生仍舊處于被動地位,主要跟著教師的節奏來學習,幾乎很少能發現問題,也不會主動質疑,不愿意自主思考和提問,即便內心存在質疑,但因擔心被同學取笑,害怕受到老師批評,很多學生也不會提出問題,再加上許多教師片面關注學生的成績,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灌輸式模式,學生基本沒有表現和質疑的機會,進而制約了他們問題意識的增強,這就導致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低下,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初中歷史教學方式和方法一直在進行不斷地優化和革新。初中歷史教學大綱中指出:只有重視對學生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的不斷培養,才能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必須充分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教師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以史料為載體,在大量的歷史知識中或缺有用的信息,并從多個角度對歷史現象和歷史問題進行細致的探索,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教師在備課時,需要通讀大量的歷史材料,對所需的歷史材料進行分析和整合。問題意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問題意識,才能將問題思維作為起點,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學會自主探討和自我反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一定要重視史實,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要想在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教學成果,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觀念,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使學生樹立問題意識理念,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會主動思考。教師還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將學生放在主要位置,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初中歷史課堂上以問題的提出者和解決著的身份出現。例如:學生可以大膽假設“公元105年蔡倫沒有發明造紙術會怎么樣?”學生間和師生間進行互動和交流,能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歷史知識,并解答歷史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歷史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自己主動投入到初中歷史學習中,教師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領導者,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還要重視對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對學生進行不斷地激勵,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養成勤動腦的好習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給學生播放歷史歌曲和影像,向學生展示歷史圖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想象力更加豐富。教師在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的歷史材料和圖書,供學生在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要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還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問題意識和教學能力。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歷史內容進行質疑提問,教師應該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設計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盧溝橋事變”時,可以先向學生講述具體事件,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和中國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的開始。日軍于1937年7月7日夜炮擊宛平城,并調兵一營,偷渡到運河以西,從東西兩面夾擊盧溝橋。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二一九團在團長吉星文帶領下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爆發。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對其中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提問,這樣能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記憶,并使學生通過聯想法聯想到其他相關的歷史事件,為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問題平臺,從根本上實現學生質疑、思考和探究歷史問題的教學目的。
總結: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成為教育部門關注的重點,學生的問題意識狀況直接影響歷史教學的開展情況,決定著歷史教學效果。初中歷史教師應掌握學生當前的問題意識現狀,全面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而提升他們探究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鼓勵學生在歷史知識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分析問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