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爽
(河北省永清縣北辛六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優化習作教學成了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傳統的小學習作教學中,存在零散化的現象,這樣就導致學生習作的低效化。習作目標、習作素材、習作情境、習作評價是習作教學的重要構成,教師要善于從以上四方面進行優化,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習作學習的高效化。
小學生習作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這一規律確定習作教學目標,要體現梯度性。
根據習作內容和能力維度,習作目標的循序漸進遵循著學生習作能力的發展規律。不管是什么習作技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教師要從習作目標體系中挖掘出其中隱藏的序列,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情況做到基礎目標的準確實現,而對于其余目標要留出適當的空間,以刺激學生時刻保持習作的激情,進而不斷提升個人習作能力。
在制定習作指導目標、內容和指導方法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如此才能進行針對性和導向性的指導,以滿足學生的需要。由于尊重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教學,使得教學過程取舍得當,做到了有的放矢,習作教學效果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要把學習方法與內容、興趣與習慣、情感與態度融入教學中,以達成教學目標。以這樣的方式使各個教學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最后才能達到教學總目標。教師為了實現有效指導,要找準教學起點,提出合適的要求。
習作素材是學生開展習作的基礎,如果學生沒有大量的習作素材,是寫不出好的文章來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積累習作素材,從而為他們開展高效化的習作奠定基礎。
對于積累寫作素材而言,不但要廣讀書,還要多記憶、深思考。通過博覽各類書籍,學生能夠從中發現很多生活中難以遇到的情境,學習到在書本中不可能觸及的知識,這是拓展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見識的最佳途徑。
1.在閱讀課文中積累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帶領學生仔細品味文本中的生動語言,使學生可以感受修辭方法的運用,品悟文本中所描繪的各個季節的不同景色。
2.在課外閱讀中積累
與此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強化寫作練習,還可以借助不同形式的讀書會等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以不同的視角獲得個性化感悟。基于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立足于開發智力,全面提升寫作水平。
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積累習作素材,這樣才能讓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更具有生動性,才能有效地突顯出習作教學的高效性。
例如,針對植物的觀察,必須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不但要感知和了解這一事物,還要在觀察的過程中緊扣植物的外形特點,接下來就是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研究植物的內部特征。比如,在觀察某一植物時,首先應仔細觀察其莖、葉、枝、花以及形狀顏色等,之后感受花的香味,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深入了解其生長特點,將以上細節觀察進行整理歸納之后成文。
需要注意的是,此類習作練習既不可缺少教師持之以恒的指導,更不能缺少學生持之以恒的搜集素材。所以必須要培養學生愛觀察的生活習慣,這樣學生便能夠從中了解最好的習作正是來源于生活,他們必然樂于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這樣的習作才能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時,要合理利用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進而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激發,讓他們基于情境產生相應的情感,并通過文字對其進行表達,如此便可以寫出情感豐富的文章。
例如,在引導學生開展“寫水果”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若干水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水果進行觸摸和觀看,如此一來學生就不再會覺得作文枯燥,能夠對作文題目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寫作的過程就是把心里所想寫下來的過程,這樣就能讓寫作難度降低很多,同時還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了提升,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管建剛說過:“進行外貌描寫時,必須要緊扣所寫人物的特點展開,如果沒有關聯,就算你爸比任何人都帥,也不需要寫出來。”這樣的句子才是有新鮮感的,也才反映出了學生的真實感受,這樣的表達才是具有個性化的。只要我們能夠進行正確的引導,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所以,教師應帶領學生感知形象、體驗意境、感受韻味、感染情緒,并對文章的場景描寫和述說方式進行感受和領悟,從而積累寫作經驗,掌握表達的技巧,理解語文習作規律。通過二次組織和開發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實踐,進而推動學生逐漸學會在習作和表達中“明確具體、文從字順”。
對于作文評價來說,如果僅僅依靠“優”或“良”“不及格”等方式,必然不能夠從中感受到人情味,甚至也不能夠感受到學生作文背后所付出的辛苦勞動,所以教師的評語可以選擇充滿激情的褒贊,也可以是具有詼諧意味的調侃,更可以是具體明白地點撥,還可以是尊重學生心靈的交流與對話,甚至是提出誠懇的商榷意見等等。
例如,可以選擇眉批與總評結合的方式,使充滿人情味的評語出現在作文的任意一處,這樣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的不僅是寫作的技巧,同時也能夠了解做人的道理。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其他的符號形式,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激勵,比如在好句子下面標示出“~~~”,對于好的詞匯或者優秀的段落,可以標示“▲”或者“☆”。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優秀的習作還可以印上“笑臉”“小紅花”或者“翹起的大拇指”等圖案。而對于那些特別出彩的作文,甚至可以完全突破優秀等級,可以輔助“多星級”獎勵。簡單的符號中既包含著他人對作品的欣賞,同時也是對學生的鼓勵和積極的引導,是為學生樹立的自信。
總之,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觀點,這樣才能讓小學生的習作教學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