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德華
(河北省黃驊市常郭鎮故縣中心校,河北 黃驊 061100)
近年來,語文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此之中,小學語文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至關重要,關系著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影響著其他學科的學習。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具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因此,更好地認識并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有些教師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缺乏新理念,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有效的教學目的,在課堂教學中,一般都是根據教學參考書、教學指導、自身積累的經驗來開展教學活動,不能結合社會發展、學生成長階段等設計具有人性化的教學內容,有的老師甚至還沿用多年前的老一套教學方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這種缺乏創造性的教學理念、難以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這種缺乏人性化的教學目標、難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當前的課堂教學中,不少都是傳統教學方式,教師講授、板書,學生聽課、記筆記。這種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演變成為一種簡單的知識輸出型方式,難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這種教學方式與社會生活脫節、與學生認知習慣脫節、與學習興趣脫節,學生獲得的是知識、而不是能力、更不是興趣,不足以支撐學生的長遠發展。
教學反思,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教學反思,能夠使教師發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反思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總結經驗和教訓,探索出改進這些問題的措施。然而,目前很多教學反思只是限于教案、教學總結等形式之上,并未能內化成教師的主觀意識,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反思,也不能達到教學反思的真正效果。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確立更佳的理念、尋找更好的路徑,實現教學目標。
以學生為本不是一句口號,而應該落到實處,成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具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就是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角色,將自己視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是輔導學生學習和陪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才能提升有效性,才能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
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開展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認清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為了學生這一主體而服務的,必須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設計與學生的喜好、成長相符的教學活動,提升教育的針對性以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第一,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和諧民主的氣氛。同時,最寬松的時候是創造性思維最活躍、創造力最豐富的時候。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把微笑帶入課堂,富有情感地教學,語言親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啟發、感染學生,積極捕捉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課堂重鼓勵多表揚,放下傳統教育觀念中教師的高架子,勇于蹲下身來和學生平等交流,真誠喜歡每一個學生,為學生付出真摯的愛,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真正意義的良師益友,時刻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
第二,創設教學情境,讓課堂充滿活力。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只有當學生對這門課有了興趣才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教師在課前應該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計劃,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好的教學情境。小學生的感性思維比較強,那么在教學中就要多創設身臨其境的課堂氛圍,多說多想,發揮思維空間,讓學生融入情境、激發創造思維。
第三,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進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地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感受思考的魅力。這樣的課堂,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第一,學會自我反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教師自己是有自我感知和自我評價的,要學會真正認識自己,并勇于進行自我反思。宏觀方面,要反思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是否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是否符合學生的成長。微觀方面,要對每一次課程進行課后反思,有哪些成功之處,有哪些不足之處,及時總結提高。
第二,運用學生評價。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評價是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安排教學評價活動。評價內容包括教學方式、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等。通過學生評價,能夠促進教師找到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促進教學效果全面提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一個舞臺,也是教師提升教育水平的一個陣地。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積極開展教學反思,讓小學語文教育為學生成長帶來縷縷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