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水磨溝鎮小學,四川 廣元 628017)
在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幼兒愛國的意識,還能通過對傳統文化中優良品德的耳濡目染,增強幼兒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感知。就現目前而言,人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改善,同時,對于精神生活的渴求也在逐漸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傳統文化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分融入到幼兒德育教育中,對幼兒當下與以后的發展都有著很大意義,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層面,都能有效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
通過教授一些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幼兒接觸淺顯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為后續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礎。大、中、小學是組成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的重要部分,而幼兒的德育教育也不能脫節,融合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對幼兒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比較有效的途徑,能夠為后續教育做鋪墊。
眾所周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而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有著相應的教育內容。這也就意味著,并不是所有傳統文化都能與幼兒的生理與接受特點相適應,這時,就需要老師根據班級實際的情況,從幼兒的興趣與接受特點著手,從而篩選出合適的內容。首先,老師要對傳統文化中育人的價值和內涵進行合理理解;其次,從眾多內容中篩選出最合適的一部分;最后,將篩選出來的內容歸納整理好,這樣方便在組織區域活動的時候逐漸滲透。例如,老師篩選出有關傳統節日、傳統藝術、傳統飲食以及民間文學等相關內容,再依據整合性原則,協調好文化與區域之間的關系,從而制定出合適的幼兒學習目標,如民間的體育游戲和戶外體育區域整合、民間文學和需要區域整合、民間手工和美術區域整合、民間藝術和音樂區域整合等。只有充分了解各區域活動相關的文化內容之后,才能開展進一步的實踐教學,從而為后續育人工作奠定基礎。
在幼兒德育教育的教學中,老師要以幼兒身心特點為依據,在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選擇切實可行的方式來開展活動,采取生動、多變的形式調動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學習的熱情,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節日氛圍,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增強對節日文化的認識和感受。只有將傳統節日文化中所具有的育人價值盡可能挖掘出來,才能有效提高幼兒參加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逐漸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例如,老師在進行“香囊的由來”教學時,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各式香囊帶來,讓幼兒進行直接的接觸觀察,然后開始提問,逐漸引出教學的內容,帶領幼兒們認識香囊里的東西,再層層深入的給幼兒們講解香囊的起源、發展以及作用等。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在講故事的時候將所教授的內容融入其中,這樣不僅讓幼兒能夠更加專注的聽講,還加深了對優秀傳統節日相關內容的認識,并不會輕易忘記。
除此之外,也可以從規律與活動的特點著手,選擇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然后通過有效的方式呈現給幼兒,從而豐富他們內心的體驗。老師可以在如操場、圍墻等場所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熏染,為他們創造一個優良、極具文化韻味的環境與活動場地,這樣能夠讓幼兒在對傳統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盡可能豐富幼兒的文化素養,長期受到多種文化藝術的耳濡目染,幼兒能夠更加的樂在其中。例如,老師在戶外一個面積比較大的圍墻上,噴繪出文化經典著作相關的大幅圖畫,如《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等,不僅讓圖畫看上去極具童趣,能引發幼兒的興趣,也能讓他們學習到智慧、勇敢、禮讓以及謙虛等優良的傳統美德;再如《弟子規》《三字經》等有關文字的圖畫,能夠讓幼兒學習到禮貌待人的品質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學會關心他人。采取這樣有創設性的方式,將原本單調的墻面打造得既具童趣、又有藝術美感和文化氛圍,讓幼兒游戲休息的過程中,也能受到文化、藝術的熏陶,長期在這樣的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幼兒的文化素養會不斷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要想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滲入幼兒心中,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探索一些新路徑,篩選出合適的學習內容。同時,要合理考查幼兒學習的能力,組織安排一些德育活動,不僅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讓他們受到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斷開闊視野、增加見識,這樣可以培育出大批民族意識、使命感和責任感都很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