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圓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永豐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400)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語文教師會將教學重點放置在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上,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卻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考試成績能夠反映出學生一段時間內對于知識的理解情況,但是思想品德塑造卻是影響學生一生終身發展的重要財富。所以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義,能夠充分發揮出語文教育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繼承有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思想的滲透作為德育教學的主要教學策略,并且深入的探索教材當中所蘊含的語言知識,以及語言知識背后的思想道德內容,從而深化學生的理解和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十字教學當中,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我國的風景名勝,并且在教學當中將風景名勝所蘊含的優美故事以及歷史知識來進行教學,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深層次的探究故事背后的含義,從而豐富學生學習思想,由于我國歷史文化較為悠久,勞動人民利用辛勤的智慧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古跡,例如敦煌壁畫,龍門石窟,萬里長城等一系列的古跡,這都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發展過程當中的文化思想。教師要充分的抓住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興趣點,結合語文教學內容,找準語言訓練與思想教育的結合點來進行教學的突破。
例如:教師在《日月潭》教學中,其中有一句話說到“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當學生了解到這段話時就會認識到我國的臺灣省。教師在向學生滲透臺灣的故事,使學生能夠樹立愛國主義的精神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愛國熱情,讓學生自然地感受到思想品德知識以及愛國精神對于自身成長的重要含義,從而豐富學生學習思維,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由于文章所蘊含的知識是全方面的,所以教師要善于深層次的挖掘小學語文文章中的政治和藝術內容,進行全面的結合。教師通過語言的文字來進行帶入式的訓練引導,讓學生能夠理清學習思路,學會文章的布局結構,并且把握作者在表達過程當中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探究能力。教師也可以向學生講解一些革命前輩以及英雄人物的典故,使學生能夠樹立情感上的熱情和動力,強化學生的思想活躍性,當學生思想進行轉變時,就會樹立一定的世界觀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思想,讓學生在語文課本當中把握思想品德內容,深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也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在課堂活動當中融入德育教學思想,例如教師在講解《少年閏土》,不是就可以讓學生學會分角色扮演,通過扮演閏土和魯迅,在扮演當中讓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思想,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魯迅筆下的閏土,通過了解少年閏土少年時的機智勇敢和中年閏土做巨大的對比,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農村生活,對于一個人的摧殘,使學生能夠了解當時殘酷的世界,并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念和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和良好的學習思想。
由于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和人生的認知和記錄,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要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解讓學生展示文章的深層次含義,通過渲染來調動學生的感官思維,啟發學生樹立科學學習思想。教師也可以在教材當中利用語言文學,培養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念,強化學生在情景當中的感悟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本內容。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黃山奇石》,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本內容,并且在朗讀過程當中將語言文字還原為真實的聯想景物,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聯想能力,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探究知識的學習思想。教師也可以在課堂當中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黃山的景色,使學生能夠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也可以在《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節課中運用色彩掛圖的形式,讓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并且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在我國的哪個地理位置,并且通過對地理位置的分析,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的重要性,并且通過西沙群島的人和故事來樹立一定的愛國觀念和良好的思維品質,是學生由情景帶入的形式準確的把握課文內容的核心,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陶冶學生學習情操的同時讓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感悟我國美好景色,提升自身對于語文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層次探究能力。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集中德育工作屬于重點教師必須要科學合理地進行人文教育指導,將語文教學中的人文要素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效融合。教師自身也應當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思考特點進行合理指導,使學生既能夠學習到語言文字知識,也能夠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熏陶,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