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洋
(貴州醫科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1)
中華傳統文化廣博流長,可從其中攫取優秀精華的部分,為開展好思政教育給予了豐富的應用資源。習總書記曾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思政教育的指導思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充分學習和運用,這有利于進一步拓展豐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有利于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全面剖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發展現狀,探究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適應和統一的價值內涵,綜合利用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哲學思想,并結合歷史學、文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角度,有利于豐富和完善未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內容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導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建設人才,但在多元思潮文化的覆蓋影響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著超乎尋常的困難。高校思政教育課程體系的構成,基本涵蓋了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式與政策等相關內容課程為輔,強調讓學生了解民族歷史和社會時情,培育大學生具有清晰的社會認知,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包含的理想信念、愛國精神、崇高的價值觀,能夠幫助大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習俗的了解,加深其愛國情懷,填充了高校思政教育內容,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質有著重要推動作用。著重回答了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培養什么人的重要命題,系統歸納了在新時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如何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得更好。
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實用效果。針對當前的思政教育教學實踐現狀,明顯存在著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等弊處,更加凸顯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放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積極有效應對西方思想文化的沖壓,抵御西方意識形態轉化,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運用好這塊文化瑰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充分應用好優秀傳統文化,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研究中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分量,明確傳統文化在思政教育定位和價值,明晰思政教育的原則以及思政教育的實施途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研究,具有獨特而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各地區教育部門的有力推動下,高校應出臺相關政策文件,促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落地落實,以更多的形式融入課堂、拓展課外、走進宿舍。如舉辦詩詞比賽、主題征文及假期社會實踐等,堅持實現全員參與、教師帶頭,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以第一課堂作為主線,不斷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質內容,并在第二課堂開展中大量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高校領導主體要從課程體系、教學手段、制度建設、師資隊伍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奠定扎實基礎,讓第一課題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
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普遍依賴思政課程體系,僅僅依靠傳統課堂教學方式,難以有效達到帶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應當立足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如利用新媒體渠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和信息,以電視、電影、短視頻等載體輸出給學生,將能大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輔助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在良好的網絡環境引導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更好地學會使用網絡媒體,在寓教于樂中接受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
高校要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正視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性,正視思想政治教育應要發揮的文化育人、思想育人的價值,改變教育功利化的落后觀念。要將人文素養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范圍,在學科發展和課程設置上,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多空間,不止步于開設一兩門公共選修課,而是系統性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中,成為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哲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同樣影響力的重要課程。
積極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價值,有利于對大學生群體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有利于豐富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豐富而積極的價值內涵,在思政課教學中可以發揮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作用,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激勵青年學生群體的精神支柱。在新形勢新要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動把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大學生在思想洗禮中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