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奉化區實驗小學,浙江 寧波 315500)
所謂學習共同體,就是在共同學習目標下,不同能力的學生通過遴選組合,建立課堂學習小組。體育教學中一般的學習組合形式以學生排隊為基礎,相臨相近的學生進行男男組合或女女組合為基本模式。構建學習共同體的過程,我們打破這種基本模式,主要根據學生不同運動能力先進行分級,在每一節課中完成一次重組。重組一般分成三步開展教學:嘗試活動、測定能力;根據需要、重新組合;合作展示、提升效率。
強強搭配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最大成效的組合方式。一般在教學過程中有,2人一組自由組合,主要應用在體育小游戲或需要2人配合的教學內容中。如小游戲有:猜數、石頭剪子布、角力等;2人配合的教學內容有:小足球傳接球、籃球傳接球等。2人一組組合,使學生能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快速找到和自己能力相近的練習伙伴,有利于節約時間。最體教學應用中,教師通過對學生能力進行測試,然后根據能力等級遴選強與強的學生進行搭配,構成學習共同體。比如在籃球兩分鐘穿梭傳球比賽教學中,這個項目要求A、B兩組學生分站在兩條線后面對面排成一路縱隊。A組隊首聽裁判員口令,馬上把球拋給對面B組的隊首,然后從右手側跑到B組的隊尾站好。B組隊首接球后,把球再拋回A組第二名選手,然后自己從右手跑到A組的隊尾站好,如此反復地將球傳來傳去練習。游戲進行過程,老師可以觀察哪個學生在拋球這個階段有優勢,那個學生在短跑上有長處,通過觀察之后,便將這些學生選擇出來,讓他們組成一個小組進行訓練。這種訓練,由于隊員水平差不多,能夠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友好的學習溝通,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研究,技術水平和實戰能力自然能夠得到較快提高。
構建學習共同體優化教學的另一種方式是弱弱搭配。在能力相近又相對較弱的群體中,弱弱搭配可以構建起平等學習的平臺,學生能力相仿很容易培養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學習氛圍。即使同一等級學生學習過程發生能力差距,那么其中稍弱的學生也有可能通過努力,追趕能力稍比自己強的學生,從而有效激發追趕心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的體育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例如在“兩人三足”這個體育項目中,它的要求是選出兩名學生為一組,兩人將挨著的腿用繩子捆住,構建一個學習組合。這個組合的目標相同,就是在比賽中取勝。所以他們必須一起研究,一起探討練習方法。教學中,一個選手左手拿接力棒,面向終點,站在起跑線后。聽到發令第一組的兩人向折返點跑去,繞過折返點返回起跑線與下一對選手交接棒,依次進行。接力跑途中,兩人捆腿的繩子不得松開。若松開,則必須退回起點重新比賽。在這個項目中,最重要的便是保持平衡。那么怎樣才能保持這種平衡呢?顯而易見,便是要將雙方的水平擺在一個水平線上,若是有人稍微快了一點,那么這個項目就肯定不如其他水平相近的人。因此,在平時的體育訓練之中,最好的方法便是選擇兩個水平接近的人進行訓練,在這樣的訓練之中,若是隊友稍微技術增強一些,那么隊員便會很直觀的進行感知,而為了使得這個項目很好的完成,那么他便會自我進行追趕,以期達到相同的水平。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既合作又競爭的學習氛圍。
強弱搭配,就是以強帶弱、弱向強學的一種學習共同體。學生發展進度不一樣,課堂肯定存在能力強與弱的現象,不解決好這個問題,可能會出現強的吃不飽、弱的吃不下這種現象。將強的學生與弱的學生進行組合,教師要提出要求,比如讓強的幫助弱的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共同語,對學習有促進作用。
強弱搭配構建學習共同體,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能力、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安排5-6人一組,組內選出體育素質強的同學作為小組長。學生也可根據所學內容不同要求調整。根據自己小組的特色自取一個組名。可以是體育明星可以是和體育有關的事與物,如跑步好的“劉翔組”,愛打籃球的“姚明組”,愛踢足球的“羅納爾多組”,愛打乒乓球的“張怡寧組”,等等。這樣的組合使小組內具有較強的內聚力,成員之間互相啟發、共同受益。在教學中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且能讓全班同學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無論基礎好的,還是基礎差的,無論是性格外還是沉默寡言的,都愿意參與到小組討論之中,有利于面向全體,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參與,有利于優勢互補、集思廣益形成正確的認識,提高探究成功率。這種方式也是應用到課堂上比較多的一種,如小組內的比賽,在比賽中充分發揮組員的智慧和作用。
在平時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使用優化組合教學法,還能夠使得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有效的培養。因為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對自我能力進行一定的認識,并且他們會樂意接受老師的一些安排,因為在與自己水平相近的同學做隊友,會讓他們能夠適應的學習目標且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來。同時正因為隊友的水平一致,那么在平時的訓練之中,便可以在學習進度上有效統一,不僅可以合作交流,而且還會在一致的目標上進行努力,培養一種堅持的學習心態。小學生的年齡普遍處在7-12歲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心理素質培養是很重要的,因為孩子越小越容易被塑形,而且這種學習態度不僅在社會上是很被需要的,且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很有用處的。
優化組合教學法不同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它給小學體育的教學創造出了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針對性教學,而學生也可以在這種教學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訓練伙伴。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實戰能力,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老師在小學體育的平時教學之中,一定要注意運用這種方法,從而來使得學生的體育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