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霽
(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職業技術學校,山西 大同 038100)
由于職高的學生在文化基礎,綜合素質上略低于其他高中生,大部分人學習能力不足、學習興趣淡薄、缺乏自制力、基本上不喜歡參與學習交流活動,這顯然大大降低了課堂效果。就目前來說,我國的教育現狀正處在一個改革的關鍵期,這一時期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驟然提高,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也提高不少。因此各個學校、各個科目、各位老師都在不停地學習改革,爭取達到新課改的標準。而我們職高化學教師也應改變教學傳統,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從專業角度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首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固定的,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思考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實現更多的教學目標。對于具體的一堂課來講,評價是否具有教學有效性具體可以看這一堂課是否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是否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是否符合發展學生人文素養的要求,即在課程教學目標中是否整合人文精神的滲透;教師自身是否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獲得個性發展。
國家現在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積極支持各地實行新課改政策,大部分地區都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雖然現在形勢大好,教育現狀有所改善,但是有些偏遠地區的學校仍然在新課改政策的落實中存在很多問題,遇到很多阻礙,目前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工具單一,其中包括硬件阻礙也包括軟件上的不足。硬件不足包括多媒體設施不完善、缺乏推動課堂改革的資金等。軟件的缺失更是難以立刻改善,如教師教學方法固化,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改變,只能循序漸進。
在職高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那就是教學與實際應用分離,導致教學沒有任何意義。化學本身具有很強的理科學科的特點,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它關注物質的變化的過程以及對結果的解釋和討論。學生如果不能做到實際應用和教學相結合,那學習起來就比較枯燥、乏味,缺乏興趣,想要掌握好化學知識就會非常困難,因此化學教育一定不能脫離實際,要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化學是一件有用的事情,意識到化學是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門課程。
因為本文研究的是職高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所以必須考慮到學生基礎知識是否薄弱方面的因素。職業高中的學生基礎知識大多比較薄弱,因為他們在職業高中階段就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專業課知識了,所以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就會更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周全,尤其是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否則,盲目地執行不切實際的計劃,不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寸步難行,學生也會覺得受到挫折,更加沒有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不考慮學生綜合素質水平,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計劃的方式,得不償失。
1.用生活事例導入化學課堂
化學的一些概念、原理在現實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能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化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體會到化學與生活的聯系,認識到把現實中的具體問題轉變成數學問題來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認識事物的特征,更準確地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體驗化學的應用價值,從而增加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2.讓學生在動手中形成知識
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又讓學生動腦思考,動口敘述,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動促思,體現了“動中有學”“玩中有學”的思想。這樣長期潛移默化地訓練,培養了學生對現實生活中規律的關注和發現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在國家有關新課改的文件中曾多次提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時刻謹記,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新課改的主體。教學,課堂,歸根到底是為學生服務的,要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以快樂學習為目的。而傳統課堂上的教學,一般是教師作為主體,學生做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個體而進行的,這樣的課堂理念顯得沒有活力。所以探索在職高化學教學的創新方法時,首先應該明確的一點就是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尤其是職高化學的課堂上,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可能參差不齊,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多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重點難點時刻調整講課方式,以達到比較好的課堂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的交流與溝通,激發課堂教學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做到語言上、情境上、心靈上激勵學生。面對學生的創新想法,教師要不吝嗇自己對學生的夸贊。面對學生的暫時失敗,教師應熱情引導:“很好!錯了沒關系,重在思考。”這樣,學生始終處于被激勵的氣氛中,他們的求知欲會高漲。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用鼓勵的眼神加肯定,讓師生的情感在目光中交融,學生學習熱情在溫情中激發。
綜上所述,當前職高化學教學過程中確實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學方式單一、不能將化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等。教師應該直面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多與學生交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把學生做為課堂的主體;也應該注重把課堂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化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職高化學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