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龍
(甘肅省臨夏縣田家炳中學,甘肅 臨夏 731800)
高中音樂教學的開展是通過多元音樂作品的賞析和表現,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豐富學生的感官世界,通過音樂與學生心靈世界的連接產生情感共鳴,促進學生音樂表現能力的提升,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的開展中,形式的多樣性直接影響著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國的高中教育近年來逐步加強了對音樂教育的重視,音樂教育的開展應當以學生為主導,將多元化的課程內容融入課程當中,才能喚起興趣、達到教學目標。試想一下,如果教師對音樂課程缺乏重視,課程內容刻板乏味,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更不能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和意義,自然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借助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要求教師應注重提升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音樂欣賞形式的多樣性,同時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音樂情境、音樂活動形式、音樂教育主題、音樂教學場景,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法結合教學主題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充滿新鮮感的環境中增強興趣,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日常音樂教學的開展中,教師可以以周、月度為期,設定不同的音樂教學主題,集合一些具有較強欣賞價值的音樂,結合當代高中生的興趣設定為不同的教學主題,如“古典音樂專場”、“爵士樂專場”、“樂隊主題”、“現代流行音樂表演”等,這些種類的音樂,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且具有較強的感染力,符合高中生的品味,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在不同音樂主題的開展中為實現審美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輔助,教師可以同時配以不同的音樂教具、環境裝飾、主題活動等,通過主題音樂情境的創設,提升音樂教學的新鮮感,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不同音樂主題的欣賞、表演等活動,促進學生通過多樣化的音樂情境感受不同音樂的特色與風格,融入不同的音樂情境當中,逐步培養音樂欣賞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渴望理解與尊重,高考的壓力使得學生面臨著較為繁重的課業負擔,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逆反情緒,而音樂課對于學生而言恰恰是一個舒緩壓力、放松身心的出口,如果教師可以充分理解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需求,以學生為主導設計音樂課程,就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課程的興趣,自然也就達到了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提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在學生審美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和實踐性,應當以興趣的引導為主,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課程形式和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活動,在豐富的課程內容中幫助學生激發熱情、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提升審美能力。
例如,近年來國內外有很多很受歡迎的樂隊主題的綜藝節目,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音樂欣賞很有自己的喜好和見解,這些樂隊個性鮮明,極具個人特色,因此很受高中學生的歡迎。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節目中內容比較積極向上,形象鮮明,青春洋溢的作品,從學生感興趣的節目入手拉近音樂課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欣賞這些作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達到提升音樂審美能力的目的;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成立樂隊或結合自己的音樂喜好成立相應的興趣小組,通過組織活動提高音樂實踐能力,培養審美能力。
音樂的表現形式是非常多樣的,高中音樂的教學工作并不是封閉和獨立的存在,而是可以借助多種方式進行呈現的,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結合提升音樂課程的多元化和多樣性,豐富課程內容,提升教學效果,借助多種藝術形式的融會貫通,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與視頻、電影、動畫等形式進行表現,也可以通過音樂與美術、與詩歌、與藝術等學科的融合,提升其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為學生帶來更為多元化的音樂欣賞體驗,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在《京劇大師梅蘭芳》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電影《梅蘭芳》中的片段幫助學生了解梅蘭芳先生的生平,在《霸王別姬》的鑒賞中,可以通過電影《霸王別姬》中虞姬和霸王的京劇唱段和扮相引導學生感受京劇的魅力,借助音樂與電影的融合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和直觀的感受京劇的特色,了解梅蘭芳先生的生平,達到教學的目標。
高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結合多種形式,不斷豐富音樂教學的豐富性和多元化,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參與熱情,活躍課堂氛圍,從而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實踐美,逐步提升音樂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