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鈺琛
東北財經大學薩里國際學院,遼寧大連 116025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e Shared Service Center)是將不同地區、不同法人實體的財務管理業務集中起來,實現業務、工具、信息等的共享,由財務共享中心提供統一財務管理服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傳播渠道的革新降低了信息傳輸成本、減小了信息泄露風險,提高了數據準確率,為財務共享奠定了技術基礎。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產生之初,大多應用在集團企業或跨國公司,集團為實現高效率的統一管理,將位于不同地區、由不同團隊執行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交由統一的、專業的財務共享服務團隊進行。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經不是大型集團公司的專利,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出于節約成本的需要,開始傾向于將會計核算工作委托給專業的財務共享中心進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由原來面向集團內部開展服務逐漸轉變為集成化、專業化、具有獨立性的服務機構,面向市場為有會計核算需求的公司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
內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一個單位為實現既定目標而采取的所有評估、控制、監督、溝通等活動的總稱,體現了綜合管理的新階段。學術界大多認為,內部控制被作為獨立的概念進行應用和研究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美國審計準則委員會發布了《審計準則公告》,對內部控制進行了相對明確和具體的定義。因具體管理和控制內容不同,內部控制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財務控制。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漸與國際接軌,開始重視內部控制的應用和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相繼出臺多條法律法規,指導和推進內部控制在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內部控制在我國逐漸由上市公司推廣到大中型企業,由企業推廣到行政事業單位,其內涵得到不斷擴展。
內部控制作為一種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包括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方面,由于廣義的內部控制含義相對寬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往往只能在某些方面入手逐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的覆蓋面更加廣泛,提高內部控制水平已經不再僅僅局限在財務管理模塊,而是需要企業行政、人力等其他部門密切配合才能實現。企業在優化內部控制體系時,能夠有更多可供借鑒的空間,如大中型企業在進行細節管理時可以借鑒中小企業的典型做法,企業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可以借鑒行政事業單位的理念和構想。內部控制覆蓋范圍的多元化和廣泛化使內部控制在經濟社會中逐漸普及,為國民經濟整體的健康運轉提供保障。
現代社會信息溝通渠道更加便捷,一方面表現為信息傳播渠道更加通暢,傳播速度加快。以往通過紙質文件傳達、電報傳達或電話落實管理活動的方式,效率相對較低,且時滯性較強,應用現代科技后,通過電子郵件、網絡視頻會議或手機協同辦公等方式展開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使一些緊急問題能夠有效得到處理和解決。另一方面表現為信息傳播的準確性更高,大大減少了信息傳播失誤。電子信息渠道傳播信息,除人為因素外,錯誤幾率幾乎為零,即使出現信息表達方式上的問題,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溝通手段實現即使溝通,將失誤扼殺在萌芽狀態。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各行業的競爭壓力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企業自發提高內部控制水平,提升信息溝通效率,積極把握瞬息萬變的商機,力圖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近年來,我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暗中聯合阻止中國的發展。我國國內市場在產業優化升級背景下,許多產業逐漸整合,部分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將被市場所淘汰。我國企業面臨國內國外市場的雙重壓力,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面對日益增加的競爭壓力,退縮和逃避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永續經營需要面向市場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逐漸成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突破口。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態勢,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也更加復雜,需要采取更加全面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實現差異化管理。
大部分大中型企業會設置財務部,進行資金收支、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工作;而小型企業會單獨設置主辦會計、出納以及會計主管崗位,以實現不兼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維護財務安全。在應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之前,每一個法人實體都要設置會計和出納崗位,這增加了核算工作,不利于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部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需求相對較小,但仍需要設置財務管理崗位來執行出納、稅務申報等工作,這些工作需要具備一定財務基礎的職工開展,但工作職責能夠迅速開展,可能會導致工作量的浪費,造成人浮于事的現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有利于降低企業財務管理成本,使多個企業能夠共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專業化服務,節約了企業的人力成本,使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生產經營活動中,提高管理效率。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風險控制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財務管理需要依托專業化知識和專業技術人才開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能夠提高財務管理的專業化程度,使中小企業也能夠有條件接受專業化財務服務;第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電子信息渠道傳輸財務數據,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運用智能軟件進行輔助核算,可以有效減少會計核算和資金收支的失誤;第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多個法人實體財務部門的集合,更能夠從行業、宏觀、整體角度分析經濟發展運行趨勢,納稅申報等對外業務可以集中處理,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的產生。
管理者需要依據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做出科學決策,而當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階段,管理者無法實時把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態,管理層在生產經營一線辦公往往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數據尤其是財務數據顯得尤為重要,管理者大多會根據相應數據做出戰略決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將數據進行整理、總結,從整體的角度研判企業當前的生產經營情況,為管理者做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任何管理模式都需要貫徹落實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企業應用財務共享服務,還應當建立集中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通過制度規定開展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是內不控制的核心,在財務共享管理下,企業可以不設財務部門,只設一名財務管理員或財務副經理,做好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銜接工作。企業應當根據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對財務共享服務的邊界與權限進行規范,防止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越俎代庖、侵犯企業利益。
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對專業性的要求較高,尤其是對于業務復雜、經營管理環節較多的企業,在成本控制、風險管理、會計核算以及納稅申報等方面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持,盡管企業可以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完成大部分財務相關工作,但財務管理并非某個部門或某個職工的單獨職責,而是需要企業全體職工共同努力維護好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企業需要重視專業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使全體職工都具備簡單的財務管理知識,在工作過程中自覺應用財務管理,提高企業專業化水平。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依托信息化而開展,如果無法實現財務信息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也就無從談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通過信息化手段運作能夠提高內部控制效率,有效保障內部控制水平。企業在建設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應當積極引進財務管理信息化技術,利用現代科技,通過數據的加工整理計算來節約職工的工作量。可以依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引進財務報表實時推送系統、納稅申報簡報系統、會計核算電子審批系統等電子信息系統,將大部分繁瑣的需要線下處理的業務轉移到線上,擺脫經營管理的空間和載體限制,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得到進一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