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佩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2019年以來,在南陽各大高等院校藝術學院中掀起了研究、討論、傳唱南陽大調曲《楊書記買羊》的熱潮。大調曲《楊書記買羊》2019年5月曾代表河南省在上海第十八屆全國“群星獎” 舞臺上華麗綻放。該曲藝作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唱形式和以小故事折射扶貧大背景感人情節,在全國7900多個優秀作品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站在了群星獎決賽的舞臺上,并受到了專家、學者的高度贊揚,受到了地方各大高校藝術生們的喜愛和傳唱。
大調曲《楊書記買羊》是當代曲藝節目中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代表作。它緊扣時代脈搏,題材新穎,獨具特色。音樂簡潔優美,語言樸實無華,該作品自2018年產生以來,在上海、內蒙古、河南鄉村、集鎮、廠礦、學校、社區等地巡回演出有70多場。 其中包括南陽師院音樂會、南陽理工研討會、周口市周末公益劇場、全省脫貧攻堅專題文藝演出等。
中華曲藝學會名譽會長曲藝評論家常祥林等有關專家對大調曲《楊書記買羊》評價道:“用身邊人寫身邊事,充分體現了群眾文藝創作的特色”;“時代感強,唱響了扶貧主旋律,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藝術形式來反映生活,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保弧扒{優美動聽,演員在舞臺上既是演唱者,又是伴奏者,曲藝風格個性明顯,感染力強,群眾語言生動豐富。”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在排練和演出中,南陽師院和南陽理工有多名在校大學生參與演唱和伴奏。他們說:這個節目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其實,南陽大調曲節目近幾十年來代表河南不斷參加國家級大獎賽和演出活動,多次登上“群星獎”大舞臺并獲得大獎。為什么這次的大調曲《楊書記買羊》反響如此之大呢?一個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藝術魅力! 本文以賞析大調曲《楊書記買羊》為例,論述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地方高校的重要性,旨在進一步推動曲藝作品在地方高校普及、推廣、發展和創新的步伐!
大調曲《楊書記買羊》講述的是駐村第一書記楊曉陽精準扶貧的真實故事。作者張哲是南陽市文廣新旅局一名退休不久的公務員,并不是專業的詞創作者,2017年,他被派往南陽方城縣柳河鄉駐村,對口幫扶兩名孤寡老人,工作中,他通過各種方法幫助他們解決了生活上的具體困難,使他們在生活上脫了貧。但是,有一戶叫劉慶祥的老人,因繼子養羊賣羊生意繁忙,整天不回家,沒時間照顧繼父,使劉慶祥經常一個人獨居生活,精神上倍感孤單和壓抑。于是張哲到集市上找到劉慶祥的養子劉滿堂,用“羊羔跪乳”的典故說服他兼顧回家照看老爹,從此老人家里有了歡笑,開始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張哲感嘆之余,有感而發,隨即拿起筆桿開始了創作,經過反復加工處理,最終創作出了《楊書記買羊》這個出彩作品。
一位在組織部門工作的老干部說:“這個作品從平實的生活角度出發,真切地表現出了駐村第一書記認真細微、體貼民情的務實作風。它是當今駐村扶貧書記的真實寫照,是一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秀作品”;在宣傳部門工作的一位同志觀看了演出后說:“作品以情動人,闡述了孝為先的中華美德!”
(唱詞片段)【春暖花開好風光,牛羊市上鬧嚷嚷。這時候過來一位女同志,穿著樸素又大方。東瞧瞧西望望她盯著羊群細端祥。(白)“大兄弟,這羊羔是你的吧?”(白)“是我的,問大姐你可是要買羊?”……(唱)“我的名字叫楊曉陽,駐村就在劉家莊,連日來走村串戶搞調研,認識了老漢劉慶祥。劉老漢常年身邊無有人,他老來孤獨好凄涼,給他買只小羊羔,就像孩子在身旁,把羊羔送給劉老漢你說應當不應當?……”“滿堂一聽愧難當,心中發燒臉發燙。……我在外辦了一個養殖場,生意場上天天忙,一門心思多賺錢,常年不回劉家莊。老人少關照,孝道丟一旁,……楊書記買羊施巧計,醍醐灌頂來相幫……,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知錯改錯請求原諒……”,“楊書記劉滿堂前往小院去送羊……,大槐樹下笑聲朗!】
群眾們聽后議論道:“這個段子聽著咋恁熟悉哩,說的好像是俺村的事兒”;“這個事說的是不是咱村的那個某某,咋跟他恁像呢?”的確,該作品內容接地氣,語言生動豐富,群眾看了覺得“似曾相識”。
大調曲子是南陽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曲藝,由于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生長、繁榮,所以具有深厚的音樂底蘊。南陽群眾藝術館創作團隊在唱腔設計上,巧妙運用南陽大調曲來演繹,既體現出了該作品民風、民情、民俗的音樂內涵,又表現出了時代最強音。大調曲牌從明朝崇禎年間一直流傳到今天大約存有120首曲子。創作團隊們從中精選出了9個抽象生動、富有感染力、符合作品要求、表達思想情感的曲牌穿插聯綴其中,使該節目本土化音樂藝術特征更加顯著。
大調曲很多曲牌的旋律與南陽民歌“血脈相連” “同工異曲”。南陽素有“書山曲?!敝雷u,大調曲牌被專家們稱為“中原音樂之魂”。南陽民歌有著很深的藝術底蘊,膾炙人口的《九蓮燈》、《編花籃》等旋律,對曲藝音樂的創作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大調曲《楊書記買羊》所反映出來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特色,完全體現出了本土文化和藝術價值!
比如:該作品運用的曲牌“呀喲調”,表達了人物劉滿堂歡快、自信、得意、夸張的思想情感。在表達人物詼諧、幽默、俏皮情緒時候運用了曲牌“蓮花落”。這兩個曲牌都加有樂隊伴唱和表演。站在音樂學的角度,這兩個曲牌都具有歌唱‘片段’的意義,具有民歌的味道!
南陽師院在校學生路遙,當她到節目組學習伴奏時候,第一次聽到大調曲《楊書記買羊》就情不自禁,她說,以前不喜歡聽戲曲和曲藝,因為聽不懂。但是,聽了這個節目非常喜歡,引起了我對曲藝的極大興趣。以后我要向研究曲藝創作方面發展。南陽理工學院一位藝術生專門到樂隊老師家里要樂譜,聽錄音,她表示以后要學習曲藝演唱。南陽農業職業學院人文學院有幾個學生聽了該作品興奮不已,利用課余時間不斷哼唱。她們說,不是我們不喜歡曲藝,而是沒有遇到我們喜歡的作品。
目前,地方一些高校在曲藝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1、雖然相繼開設了曲藝專業課和欣賞課,但是,并不常態化。有的甚至缺乏專業老師,在社會上聘請的專業藝人上課時間不容易固定,“打一天魚曬三天網”,學生熱情跟不上。2、有些任課老師并沒有進行過專業培訓,有演唱和伴奏經驗,但理論功底薄弱,創作方面空白,眼界也受局限。3、有的院校給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太少,沒有演出鍛煉空間。4、缺乏好作品,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等等。
曲藝要傳承、發展,在高校中普及,在教學中推廣提高,是當代地方高校藝術教學中需要研究的課題。大學生知識面廣,有一定的音樂理論基礎和修養,接受能力強,形成氛圍快,他們無論在曲藝創作方面,還是在表演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筆者認為:
曲藝創作教學首先要注重課堂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和挖掘身邊資源,博采眾長,創新內容和形式,開拓曲藝交流渠道。學校應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邀請知名人士和優秀作品進學校交流,加強校企合作支持力度,形成創作的濃厚氛圍。以多種形式激勵學生創作出格調高尚、品味高雅、健康向上的優秀作品。提高學生為時代放歌的能力,勇擔曲藝改革創新發展的重任,做好“講好故事、為人民抒懷”的傳播者。
以推出老師和學生曲藝創作領軍人物為重點,以創作優秀作品為目標打造精品。在校園里可以開展一些系列活動,如:評選優秀作品、舉辦創作研討會、曲藝筆會、曲藝培訓、作品比賽、校園網開辟曲藝創作專欄、慰問演出等等,讓學生有施展才華的舞臺。另外,還可以采取結對幫扶的形式,形成互助互幫的良好風尚,專家幫老師,老師幫學生,學生幫學生,實行業績考核,以形式促實效,著重培育人才,確保曲藝隊伍后繼有人,打造出一批如《楊書記買羊》一樣叫得響的曲藝精品,成為地方高校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地方高學領導高度重視曲藝人才培養工作是關鍵。加大專項資金劃撥投入力度,為老師和學生創作、交流、演出等提供堅強保障,尤其是對師范類院校和職業院校專業學生的教學上給予資金傾斜,加大培養力度,因為他們身上肩負著“學、教、傳”的歷史重任。這些大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大多數從事教育工作,他們是靈魂塑造的踐行者,是文化興衰的傳承者,是文藝創新的開拓者。時代會見證,歷史會銘記,倘若大學生能充分發揮表率作用,促使曲藝藝術星火相傳、生生不息,那么,地方高校藝術教育工作則功不可沒,真正擔負起了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重托!因此,今天的投資對將來曲藝藝術的繁榮發展所產生的社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大調曲《楊書記買羊》對生活真實發掘,成為了富有當代文化價值的優秀作品,不只讓觀眾受益,讓今后文藝創作受益,更是讓當代大學生受益,它為當代大學生樹立起了一個新的標桿。我們相信,只要潛心耕耘,播種希望,地方高等院校在曲藝藝術教學上一定會鮮花爛熳,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