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華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就指出:“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種以“少教”達到“多學”的愿望,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這種目標的追求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效率。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個人看法。
課堂是老師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第一陣地。可是一節課只有45分鐘,我更深的體會是: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要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極大的興趣,建立濃厚的學習氣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是調動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橋梁和潤滑劑,學習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起到春風化雨的效果。老師們的一句表揚,一點鼓勵,對學生深切的愛,都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經常與學生談心交流,及時找出教學中的不足,老師耐心細致地輔導,可使他們縮短與老師的距離,只有溝通才能產生理解,使他們從內心產生對老師的好感、敬愛和信賴,“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激發出學生們濃厚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共鳴,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信息時代的來臨,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使之煥發了新的活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恰如其分地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興趣出自好奇。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選擇貼近生活、具有時代特點的事例,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創設優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學生置身其中,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濃厚興趣,引發他們的思考;容易刺激他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給他們帶來新鮮的驚喜,并引起他們的積極反應,有助于較長時間地保持學習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九年級英語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這一單元時,從網上選取了大量世界風景地圖片,如:Amazon(亞馬孫河) jungle(熱帶叢林)Niagara Falls(尼亞加大瀑布)Eiffel Tower(埃菲爾鐵塔)Notre Dame Cathedral(巴黎圣母院) 等制作這些地點圖逐一點擊畫面并配一單詞并朗讀,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單詞,并自然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圖形不是語言,但比語言更直觀和形象,比語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動畫比圖形更先進,利用文字閃動,圖像縮放與移動,顏色變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加大了教學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初三復習時,當復習食物方面的單詞,像pizza,mushrooms,onions,cheese,tomatoes,hot dogs,soda,iced tea,juice,salad,hamburgers等等。這些食物有些學生都沒有見過,學起來枯燥,難以記住。課前我找到這些食物的圖片,用Photoshop的套索工具處理圖上所標的名稱單詞,以動畫形式設置在圖畫中并配有單詞發音。讓學生Look at the picture,then write down the words。教師點擊圖中設有單詞的動畫,讓學生看實物圖片讀、記單詞。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隨著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其教學效果與質量不容忽視,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成為現階段熱議的話題。作為教師,不能僅僅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去教,僅僅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實現一種工具性的目標,而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實現通過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心智、思維能力和思辨能力與創造性能力,通過英語學習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滲透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英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正確處理與小組成員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師可利用四級制理念,也就是讓學生在“老師(T)——助手(TA)——組長(GL)——組員(GM)”的小組模式下,進行小組式探究、合作、互助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包括以教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綜上所述,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些方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因此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