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秋萍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厚田中心小學,江西 南昌 330100)
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完成同一項學習任務而明確分工的一種新型的互幫互助學習模式。由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極大地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逐步發展良好的學習質量等突出的教學優勢,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贊揚。
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決不能夠簡單地寄希望于學生的模仿與死記硬背,實踐證明:動手操作、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討都是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形式。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機制,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而且也切實彰顯了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還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能力,而且學生在親身參與教學實踐與合作探究的同時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事實上也僅僅是課堂教學中應用得比較廣泛的一種學習方式,嚴格地說,它并沒有一定不易的應用方法。我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通常會選擇以下的方式來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性教學。
創設課堂學習情境的主要意圖在于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小學數學新教材中設計了豐富的情境教學內容,教材中的插圖精美、描畫生動,比較符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也為教師創設課堂學習情境提供了必要的素材。
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為了讓課堂教學能夠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師必需得給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學習任務不僅要具有必要的合作探究的價值,而且還要宜于分解,以便于小組內的每一位學生都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有效地預防小組合作教學出現漫無目的的情況,而且確保了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了具體的學習任務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引導他們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這也是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最關鍵的教學環節。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每位學生都可以結合個人的理解來進行探討性學習,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組成員都應該有各自的責任分工,也就是把整體的學習任務予以使當地分解并具體地落實到每一名學生身上,最終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達成預定的學習目標,以切實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再者,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創設有利于開展合作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合作學習,并在這一過程中強化他們的合作學習意識。例如:在組織學生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我便對他們進行了分組并明確了他們各自的學習任務,接下來每一位小組成員都各司其職,有的指揮,有的忙著做記號,有的則開始用尺子進行測量……每位同學都洋溢著很高的學習熱情,整個課堂上充滿了一種激情澎湃的學習氣氛。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不但掌握了具體的測量方法,而且還感受到了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小組合作不僅需要一個開展的過程,課后反思也是合作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習要注重“溫故而知新”。所以,在每次合作學習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溫習舊知的過程中找到新的知識,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在教學中,由小組長組織課后反思,發揮其組織能力,將整組學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針對課上知識進行反思、總結、整理,最終做到消化、吸收、理解。這樣學生會在一個有限的學習空間和時間里得到一個質的飛躍,不斷提高自身學習水平。比如,教師在講完“校園綠地面積”這一課時,由于這一問題解題思路多變,運用不同測量方法會有不同答案。在思考這一問題時,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不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很大,教師就要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不同水平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并在相應的層次中實現最大程度的突破。在上課時,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的問題,小組合作討論解決這些題目,還可以讓小組進行實地測量,兩個小組可以同去一個地方測量,最終根據不同答案進行討論。完成討論后,學生增加數學學習的自信,積極性更大。合作學習能讓學生通過集體力量解決教師留下的問題,培養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熱愛之情。
總之,為了切實貫徹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教學理念,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合理地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以引導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同時增強自身的合作意識與合作學習能力,學會如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開展自主探索,進而切實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