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夢
(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勐簡中學,云南 臨滄 677504)
初中數學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來教學。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提高。
問題情境的設置,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問題來指引學生逐漸進入學習環境,對學生思維進行啟發,活躍思維,進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因此,科學的問題設置對于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模式至關重要。首先,教師應緊緊地圍繞課本的知識點來對問題進行科學的設置,萬萬不可偏離中心內容。對于數學這種較為典型的學科,基本每一章節都會有主要知識點和很多個相關聯的知識點,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緊扣主要知識點,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在思維邏輯方面不要將問題的難度過于提高,以免讓學生不自覺的產生害怕心理,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信心。然后,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要了解學生的掌握度,在問題的設置中適當地進行針對性預設。特別是在開場的時候,盡量通過提出的問題來激發學生探求答案的欲望,從而在接下來的授課過程中緊跟教師的引導,步入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的學習。
素質教育致力于實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從被動轉換為主動。唯有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才會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探索,在學術的海洋里不斷地前行。因此要形成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創造活躍、生動的教育氛圍。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設置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狀態的轉變。由于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科目偏多,在不同科目之間進行思維的轉換需要一些時間,而創設問題情境就可以給予學生很好的思維過渡,讓學生在課堂剛開始的幾分鐘內,通過對于問題的思考迅速的實現思維的轉換,為課堂后期的教學內容做好充足的準備,進行良好的完美過渡。再而,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把數學和生活緊密結合,在學習立體幾何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模具或者結合典型的建筑物促進學生對立體空間的構想,學習方程式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商品交易、年齡換算等進行舉例,讓數學問題和生活相結合,學生便可以根據熟悉的問題較為順利地進入數學的思維情境,對于問題的理解和探索也就更加充滿了好奇和興趣。
文章上面已經提過,素質教育強調初中的數學教師是學生在學習時候的指引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推動者,而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還要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相對于公式、定理知識的傳授,在數學這門學科中,更加重視的是對思維的培養和鍛煉,學會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因此,教師給學生提問,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有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學習,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自己去獨立完成。首先,我們所創設的問題要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能力,創設科學合適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訓練平臺。其次,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對基礎性的知識內容進行探究,之所以這樣選擇,是因為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學生學習的時候沒有太高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探究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解題規律和思維角度得到鍛煉,因此選擇基礎性的內容更容易看出一些問題的思維脈絡。綜合各方面的考慮,設置基礎性的問題更容易讓學生有較好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初中數學教師在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教學的時候,先通過有目的性的思維層面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從不同的方面對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從而運用不同的算法找到不同的解題方法。其次,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要避免打斷學生的思維運轉,讓學生可以充分獨立思考問題,還應該在課堂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通過他們思維的碰撞,組織的合作,達到互助的作用,使得教學效果實現一加一大于二。
總而言之,由于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學方法也能有所發展進步,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和教師共同進步,教學模式的探索改變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科知識和教學方法實現“一箭雙雕”,讓該階段的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新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