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雁杰
(江漢大學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隨著在線課程應用的不斷成熟,現在對在線課程的利用方式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輔助教學、混合教學、翻轉課堂、純在線課程。
利用在線課程進行輔助教學,是指利用在線課程高效、準確、便利的平時成績管理功能,建立起平時成績在線管理體系。輔助教學適合應用于專業課中。傳統的教學模式與體系保持不變,只是以往的簽到、課堂測驗、章節測試、作業的提交與批改等平時成績構成因素利用在線課程平臺完成。這種利用形式無需在線課程擁有實質性的在線視頻內容,只需要擁有功能正常的在線課程平臺即可。這種利用形式可以大幅提高平時成績管理的效率,原本無法高頻率使用的課堂測試環節,在在線課程平臺的支持下可以大幅增加課堂測試的頻率,并可以在測試完畢后迅速統計學生的測試結果,使得迅速進行測試點評成為可能,大幅強化課堂測試的效率與效果。與此同時,平時成績在線化管理可以使得平時成績更加公平公正,人為干預因素更少。此外所有的平時作業、實驗報告、章節測試等教學環節全部實現在線化管理,可以大幅減輕教學資料存檔壓力,并為日后整理備查提供便利。總之輔助教學可以使得日常教學管理效率大幅提高,并且對在線課程沒有任何需求,只需要有平臺支持就可以實現,是在線課程利用的大力推薦方式之一。
利用在線課程進行混合教學,是指在使用在線課程進行輔助教學的過程之中,選取一部分章節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此種利用形式適合于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需要擁有知識體系較為完整的在線課程作為支撐,至少實施翻轉課堂的部分內容需要有完全的在線課程作為支撐,翻轉課堂開始之前學生利用在線課程事先進行充分的自學,而教師則對翻轉課堂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分析、整理、匯總知識體系。這種利用方式需要教師仔細設計翻轉課堂的實施步驟,將知識點分解成基礎知識考查,基礎知識進階,基礎知識綜合,簡單問題分析,簡單問題討論,綜合問題設計,綜合問題引導,為每一名學生設計展現自我的機會,并在翻轉課堂過程中仔細觀察每一名學生的表現,并引入形成性評價體系。這種利用方式可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爭論甚至質疑,與此同時課程壓力也可以通過翻轉課堂實施比例靈活掌握。這種在線課程里用形式符合教育部最新提出的“金課”理念。此種教學模式適合應用于課業壓力較大的高年級大學生。
傳統課堂將大量時間用于底層的基礎知識講解,而忽視了知識體系之間的聯系。忽視了知識與知識之間復雜的相互影響關系。即便是傳統課堂講解過程再精彩,學生能得到的也只是記住并理解了基礎知識而已,而如何利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如何分析前提條件發生變化時,知識體系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結果會發生哪些變化,學生沒有機會在課堂上獲得老師的幫助。然而真正應用知識之前,這些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在在線課程得到普及之前,課堂教學始終無法從基礎知識講解中解脫,而更需要教師幫助的匯總、引導等環節只能依靠學生自行利用課余時間去解決,這對學生來說困難不小,這是制約傳統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的關鍵問題所在。而在下限課程大規模建設與應用的當下,基礎知識講解過程可以被全部放到線上解決,線下可以擁有更充裕的時間由教師引導學生去分析、更透徹的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利用在線課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是指全部課程的基礎知識體系全部利用在線課程自學完成,而課堂教學時間全部用來實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將形成性評價體系貫穿全程。此種利用形式需要知識體系完整的在線課程體系作為支撐,要求課程內容中所有的基礎知識點全部擁有在線課程視頻。這種利用形式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強化知識體系之間的聯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的思考,從而可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會大幅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的大量課余時間將被在線自學所占用,故而次教學模式僅適合剛入大學,課業壓力較小且思想情緒較為松懈的低年級學生。
利用在線課程進行純在線課程教學,指所有教學環節全部在線上完成,沒有任何線下教學環節。次利用方式需要擁有知識體系完整,制作精良的在線課程作為支撐,并且需要教師與學生保持在線溝通,互動。此種利用模式僅適合于核心專業課程之外的公共選修課,核心專業課程的線下教學必不可少,不能使用純在線課程教學模式。現在各大公共在線課程平臺之間的跨校學分互認課程,基本都屬于純在線課程利用模式,此種利用模式的缺陷較為突出,課程評價體系基本依靠課程平臺所采集的學習數據,然而這些數據都可以利用“刷”來得到,所以不能排除部分學生為了獲取學分而采取非常規的手段取得足夠的分數。由于卻發現下互動,缺乏有效的形成性評價體系,所以此種教學手段只適合于選修課程教學,并不適合專業課程的教學。
總之在線課程發展至今,無論是專業課程還是公共選修課程都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