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寶
(國網朔州供電公司,山西 朔州 038500)
為確保變電站電力安全運行,分析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在變電站中的應用及變電站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建設,提出變電站必須完善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管理電氣設備,并做好技術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監督管理,使變電站安全可靠地運行,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
實現對變電站電氣設備自動化運營檢測和管理是智能變電站發展的目標。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自動化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能夠對變電站設備進行遠程監控,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變電站存在的問題和故障,在一定程度上節約變電站排除故障的時間,進一步提升電力能源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因偏遠地區的供電網絡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使用,同時還會影響電力供電系統中的線路以及變壓器等,嚴重影響電力設備的使用壽命。合理應用電氣設備,不僅能夠大大提升電氣設備監管能力,還能夠確保電氣設備質量。一旦供電系統出現故障,計算機能夠及時向變電站發送自動化設備信號,對其進行故障處理,大大提升了變電站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自動化系統設計為實現電氣自動化運行的核心,自動系統的設計質量,對于電氣自動化的運行質量以及電力安全運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實際發展中自動化系統設計因素對電力安全運行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自動化系統設計存在的安全缺陷,造成電氣設備機組控制出現異常;線路運行短路,產生電力故障、設備故障、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現象。
變電站電氣自動化實現中,電力安全運行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員及維護人員,因此從專業角度分析,人員因素是造成變電站電氣自動化異常運行、電力運行異常的主要因素。人員因素造成的不良現象主要體現為:運行操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達標,對相關自動化操作程序的執行及相關操作指令的調整存在問題,造成變電站自動化運行異常以及電氣設備損壞。另外維護人員專業水平不達標造成的不良現象主要體現為:維護變電站機組設備時,維護周期過長,維護不合格;自動化設備運行性能不達標,能耗過高,頻繁出現安全故障等不良現象。
變電站應當著手于實際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確保該制度能夠得到確切的貫徹與執行。建立事故應急處理機制,強化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以此來提升變電站電力運行的安全管理水平。與此同時,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將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變電站管理人員要積極參與到電力運行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強化電力安全運行管理長效機制。
運用現代化技術對變電站電力運行進行安全管理,有助于實現變電站安全、可靠地運行。利用在線監測技術監督電氣設備的接觸完整性和內部溫度,及時發現電氣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使電網逐漸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下,一些決策系統可以科學分析電氣運行中的不正常信息,并對其加以整合,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做出決策。
變電站要定期為工作人員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和知識講座,提升其專業水準和技術水平。變電站還需加強安全事故演練,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事故應急能力。變電站還需做好設備管理工作,以確保電氣設備的運行安全。因此,應加強對設計基建的管理,定期巡視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并對其加以維護,強化對電氣運行的監督管理,制定相應的電氣設備維修養護方案,重點檢查電氣操作關鍵部位,消除隱患。
為提高變電站運維質量,有必要完善變電站運維相關制度,為各項運維工作提供工作框架。對于維護人員來說,應明確維護目標,按規定開展維護、檢修工作。實際工作中,要根據電力設備運行情況確定維護周期及時間,加強人力資源調配的合理性、針對性,切實提高檢修效率,保證檢修質量。在檢修設備時,要端正態度,樹立責任意識,嚴格檢查、維修,減少電力設備運行缺陷,確認自動化設備運行參數無誤,及時發現系統運行問題,有效修復電力設備及電力系統問題。
總結:通過上述分析得出,為確保變電站電力安全運行,變電站必須完善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管理電氣設備,并做好技術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監督管理,使變電站安全可靠地運行,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