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艷強
(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381)
企業法律風險關乎企業的運營安全。外部律師作為職業法律服務提供者,在憑借其先天優勢受到企業青睞的同時也暴露出缺乏彈性、成本高昂等局限性。內部法務作為企業直接雇員,與企業利益始終保持高度一致,在對法律風險的預測、評估與應對上具備外部律師無法比擬的獨特價值與優勢。
一是術業專攻、經驗豐富。在當今法治時代,法律門類眾多,任何一位法律人都不可能成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萬金油,只能選擇一個或幾個方向進行深入探究。如今法律服務市場已實現專業化分工,外部律師往往是某個或某些領域的資深專家,具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二是資源齊備、渠道多樣。依托其專業優勢及背后律所支持,外部律師往往掌握著豐富的法律資源和信息渠道,如法律數據庫,龐大的合作關系網,及與政府、法院的關系等,這就使其能在提供法律服務時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種優勢在企業開展海外業務時尤為明顯,熟悉當地法律、政策、掌握資源優勢的外部律師甚至成為企業的唯一選擇。
相比內部法務獲得較為固定的薪金報酬而言,外部律師收費是相當高的。非訴法律事務一般采用小時計價,資深律師的小時身價數千甚至上萬不足為奇,有時一個項目的律師費就可達幾十萬、上百萬;訴訟案件則一般采用按件收費或提成制,尤其風險代理時一個案件律師費達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也并不罕見。這對任何一個企業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對合同有效性的審查主要有:合同文本形式、合同內容、合同制定、合同主體,據我國《合同法》中的相關規定,合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可通過口頭、書面或其他形式進行規定,但為了避免合同糾紛,主要以書面形式的合同為主,而簽訂書面形式的合同也是確保合同合法性的基礎。同時合同的合法性還要求合同內容應當合理、不違背法律法規,不得非法損害國家、社會以及個體的利益,不能以不明確的方式隱瞞非法目的;合同主體符合要求,包括年齡是否達到要求,能否代表企業進行簽約,明確簽訂合同的個體是法人還是自然人,是否獲得了企業的代表授權等。
審查合同的可行性是指評估合同的經濟劃分方式是否合理,合同簽訂后是否具有現實意義,能否為公司帶來利益,同時從對方的經營狀況和履約能力評估合同的可行性,若對方企業經營狀況差,或資金運轉不足、生產制備能力低下等情況存在,說明該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可能面臨一系列的無法完成的問題。
首先,企業應當重視法務工作,建立法務風險管理部門,并對該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專業的培訓和管理,同時合同風險管理事關重大,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責任心和風險意識,因此,企業應充分利用公司的會計和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的輔助,并注重對其進行企業培訓,使其具備較高的工作能力,能夠在合同制定、簽約、履約等全過程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具備較高的風險意思,對自身企業進行充分了解,確保在企業日常運營中對合同相關風險及時進行預防和管理,為企業的長久運營提供保障;同時要明確企業處理合同糾紛的原則,要結合企業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合同糾紛處理方案,在合法的條件下充分維護自身企業的利益。
包括合同準備、商務談判、簽訂、履約、變更、違約、終止等全過程實施合同管理,及時動態監控合同進展,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對風險進行控制,在合同簽訂前要注意審查合同條款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與企業規定或了解有沖突、合同內容是否合理、具備法律效應等;在合同簽訂時,要注意代表人身份、簽訂企業名稱、姓名、時間是否有誤;履約過程中注意對方是否按照合同規定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了貨物供應或支付款項,以及履約過程中對方企業的運營狀況是否穩定或良好;合同變更或違約時,要明確責任方,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平等條約,以及相應改變后相關問題是否同步一致;合同終止時確保合同內容全部履行完成、款項完結,處理完后續的合同關系。
總結:在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合同經濟糾紛是較為常見的,且難以避免,對企業形象和正常運營均存在較大的影響。對此,企業需要重視合同風險管理,加強企業的法務風險管理建設,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風險預防和控制方案,在合同審查、簽訂、履約過程中,加強動態監測,盡量減少合同經濟糾紛的發生,以及降低合同經濟糾紛對自身企業合法利益造成的損害,促進合同雙方經濟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