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嬌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新祺周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近年來,新課改教學理念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占據過強的主導地位,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往往只是“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毫無思考地聽,教師聲嘶力竭地講,而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此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于大部分初中學生和家長而言,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應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忽略了開發、培養孩子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導致學生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學習模式為:課上聽課—課后復習,而分數則是判斷學生英語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學生沒有自主學習意識,更沒有自主學習目標,長此以往,對于具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而言是極其不公平的。家長和教師只看到學生的英語成績,卻忽視了學生成績背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將被削弱。而對于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即便成績有所提高,但往往也是短暫性和階段性的,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意識、樹立英語自主學習目標,不以成績論勝負,真正實施英語素質教育。
目前,一些初中英語課堂仍以傳統的講授教學方式為主,學生在探索自主學習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只是簡單的機械記憶和語法強化,使得素質教育與傳統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沖突,學生作為英語學習者的自身定位和對教材內容、目標等方面定位存在偏差。還有一些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積極推進自主學習教育,同時仍以英語成績作為評價英語能力的唯一標準,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與運用將產生極大的障礙。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傳授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才會獨立思考,才會積極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新教學方案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使初中英語學習具有常態化、生活化和持續化等特點,并根據學生個性特征建立適合自己的個性化自主學習目標和方法,加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面對英語教師的單向傳授教學,往往感到英語知識的枯燥與乏味,久而久之,將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在此教學環境下,教師若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極其不容易的,那么,教師應在教法方面做出創新與改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使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多方面、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樹立學好英語自信心,逐漸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學生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將會主動、自覺地學習英語,探索英語奧秘,進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表演情景劇的形式展開對話,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自主、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同時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和趣味,加強其自學意識,落實授課目標。
初中學生由于其年齡特征,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因此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自主學習計劃是極其重要的。首先,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同時,教會學生有效地進行預習和復習,制定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計劃管理。其次,教師在學生執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應主動和學生進行探討并加以正確的引導,糾正學生學習方法,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除教師教法方面需做出創新以外,還要將學生的學習模式做出改革與調整,學生將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學,而是以探尋者的身份自主探究知識的奧秘,教師需引導學生、配合學生建立合作探究小組,鼓勵學生就具體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深入挖掘英語知識的內在含義。如,教師在講“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時,可以讓學生以自己所認識的季節和天氣作為載體創設情境,并合作交流相關英語對話,如“It’s sunny today .”學生通過自己創設的情境對當下所處天氣進行描述,對英語對話進行組織和表達,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這需要師生間長期的配合與堅持不懈的努力。作為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思維,引入創新、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高,進而激發學生自學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的語言發展和終身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