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蕓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版石中心小學二部,江西 贛州 342100)
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小學的英語教學更是為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基礎的階段。但是學習外國語言對于小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由于語言環境的不同,再加上枯燥的單詞,機械的記憶非常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如果老師在教學中不能采取先進的教學手段,創設多彩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影響學習質量和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教學應盡量采用多種媒體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錄音機、VCD 機、電視、網絡等設備和技術,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法,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做、說、唱、玩、演的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方式變革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小學英語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聽、做。說、唱、玩、演等訓練內容,而且“聽”和“說 ”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提高英語聽力和會話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的教學目標。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都有創設英語交流的情境,鍛煉和提高聽力和會話能力。
每節課前5 分鐘設計了自由談(Free Talk)板塊。就上節課所說內容,采用師生問答、生生問答、小組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復習,這一方法不僅有效的復習了上節課或以前所學的內容,而且為新授內容做了鋪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學生應用英語進行表達,就會產生成功感,增強自信心,就會逐步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是一門非常枯燥的學科,成千上萬的單詞,不斷變化的句型,都是小學生所不愿意去接觸的。所以創設模擬情境,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激發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講授圣誕節時,可以為學生展現歐美國家慶祝圣誕的情境,同時播放《Merry Christmas》這一歌曲。讓學生自己聆聽,自己感受。之后再播放圣誕老人為孩子們派送禮物的視頻。同學們就會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圣誕節的氛圍就這樣被呈現出來。這時可以開始講授有關圣誕的單詞,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去感受圣誕節,學習新的內容。一個簡單的歌曲或者是歌謠,配上生動的畫面以及動感的音樂就成了一個小動畫片了,有哪個孩子不喜歡看動畫片呢?另外,信息技術工具還可以把許多單詞直觀地呈現出來。在講授家庭成員時,可以使用教師家庭成員的照片,也可以使用學生自己的家庭生活照片。試想一下,當同學們看著自己的照片出現在課堂上是多么令人興奮啊!同學也會很高興看見自己熟悉的面孔。這時再開始fathermothergrandfather…的教學。
扮演角色,進行會話,發揮學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實的情景中靈活的運用英語。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應體現它的交際功能,學生會應用英語是關鍵,所以充分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讓他們充分的發揮想象,運用所學的內容自編自演談話內容。這樣學生活學活用了英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才能。老師在領讀時聲音、語調都帶有感情色彩,把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在表演時拿出自制頭飾之類的簡單道具,并模仿原聲帶中的語音、語調,帶有逼真表情和貼切的動作,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另外在課堂上把句型、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把講臺變成舞臺,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或師生共同表演。盡量讓學生把所學內容,按設定的情景結構演出來,做到聲情結合,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聽說機會。內容豐富多彩的角色扮演,即鞏固了學習內容,又促進了學習英語興趣的提高。
學習英語是為了實踐應用,培養學生的聽力和會話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課堂教學中盡量要創設情境,提供條件,給學生留有聽和說的機會。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取評價方法,小組之間,同學之間的對話,表演,采取相互評價,自我評價,老師評價的方式,促進知識的鞏固和應用。
實踐證明,采取創設多彩情境的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資源,使學生身臨其境感知學習內容,掌握學習內容,體驗學習內容,應用學習內容,促進了學生主動地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創設多彩情境的教學方式方法涵蓋了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營造了愉快學習的氛圍,使學生在聽、做、說、唱、玩、演等學習活動中提高了英語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盡量應用多種教學媒體,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信息資源和學習工具。并且要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學習過程,引領學生主動學習。對于不同年級,不同課型采取不同的情境創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