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萍
(上猶縣城區第二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1000)
雖然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大多數人已經意識到了要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培養,但是以何種方式來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仍然是幼兒教育的困惑點之一。筆者認為,可以通過規則的制定,也可以通過民主的解釋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基于此,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個人特點的不同,合理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從而讓幼兒了解社會規則并從行為上遵守相應的規則。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發現幼兒總是時時刻刻在進行游戲,有時候是角色游戲,有時候是表演游戲或者建構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將自己的情感、認知傳遞給他人,也將他人的情感和認知積累成經驗,形成自己的知識。總之,幼兒是借助游戲的方式與周邊的人進行互動,在游戲中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學會合作并產生幫助、關心他人等親社會行為,而這些是在人際交往的基礎上展開的,也就是說游戲是幼兒進行社會交往的主要途徑,因此,游戲也是幼兒融入社會,產生親社會行為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見,游戲對于幼兒的社會行為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游戲為幼兒的成長創設了豐富的情境,讓他們體驗到現實生活中在他們的年紀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這就為教師開展幼兒親社會教育提供了機會。基于此,教師最好創設多樣的游戲情境,并積極引導幼兒開展各種各樣的游戲,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1]。
衛生習慣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也是日常行為的關鍵。雖然就目前來說,多數幼兒在家庭教育中已經非常注重幼兒衛生習慣的養成。但是,仍有多數幼兒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像飯前便后不洗手、眼淚鼻涕直接往衣服上抹等等,不僅會影響美觀,而且還非常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像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按照傳統的教育方法告訴幼兒“不可以……不能……”不僅幼兒會感到反感,而且不容易接受和養成習慣。對此,筆者在進行衛生習慣教育的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醫院看病的情境,讓幼兒以游戲的形式來演繹醫生和病人的角色。這樣一來,幼兒的積極性被全面調動起來,從角色扮演中加強了對衛生習慣的認識,從而促使幼兒能夠全面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幫助幼兒更好地成長。除此之外,筆者還要在每餐飯前、便后等組織幼兒排好隊去水房洗手,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為幼兒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2]。
在游戲理念上,變“三中心”為“三結合”。堅持出發點與落腳點都立足于幼兒成長,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結果為中心、以評價為中心的傳統游戲觀,建立“區域游戲活動與幼兒行為觀察相結合、區域游戲結果與游戲過程相結合、幼兒認知技能和情感價值觀相結合”的現代游戲觀。在游戲主體上,變“單向性”為“互動性”,倡導教師與幼兒教學相長,家長與孩子相依共長,保障幼兒的主體地位,同時要重視教師的引導和家長的參與協作。尤其注意引導家長珍視孩子的獨特性和閃光點,把握孩子的個性特征,了解同齡幼兒的共性特點,不斷調整自己對孩子發展的預期。教師與家長都要樹立“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理念,克服好高騖遠、揠苗助長的功利思想,在游戲推進中多角度觀察并解讀幼兒的心理狀態和發展需求,結合幼兒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分析幼兒發展的方向和潛質,因人而異地確定不同幼兒的目標任務,幫助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適切成長。
根據人類心理學研究成果,發現當人在受到鼓勵時,對一件事的興趣會變濃,積極性也會得到激發。其實,幼兒也是如此,在培養幼兒親社會行為的時候,家長或者教師對幼兒良好的行為多加鼓勵和贊賞,可以幫助幼兒更快更好的學會使用親社會行為。正面激勵和反饋,能讓幼兒意識到何種行為是正面的、積極的行為。另外,對于幼兒不同的親社會行為,教師要使用不同的激勵方法。比如,微笑、注視、撫摸、言語鼓勵、物質獎勵等不同的鼓勵行為應該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
過現有的記錄,對幼兒展開全面分析,找出具體問題所在,及時進行方法調整,進而為之后的教學活動提供全面指導。所以,在進行記錄觀察的時候。其一,教師需要確保現有的記錄資料有著足夠的真實性以及客觀性。教師理應從幼兒的角度展開思考,將自己實際觀察的各方面內容,如實地進行記錄。一定不能從教師的角度進行記錄,這是必須注意的事。諸如,一些幼兒常常喜歡和他人打架,則可以將其記錄成有著較強的攻擊性特點。其二,在記錄的時候,一定不能使用空話和廢話,應當用最為簡潔的文字,對幼兒進行描述,指出其具體具備哪方面能力,自身哪些行為可以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基礎,對游戲活動展開改進,確保其有著足夠的質量。其三,記錄內容應當足夠深入。當教師觀察到某些行為之后,理應對其展開深入分析,找出問題出現的具體原因,并以此為核心提出相應的處理方式。在長期實踐之后,逐步起到完善的效果。這樣一來,問題的把握將會更為合理,問題分析也將變得更為透徹。其四,教師理應做好總結工作,并對其進行合理記錄。當下一次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自然能夠做得更好。此外,這些記錄也能為教師的教學決策提供相應的支持。這樣一來,游戲活動便能順利展開,幼兒的行為也不會受到任何干涉。
綜上所述,幼兒行為觀察視角下區域游戲活動的實踐探究,對落實游戲精神、改進課程形態、深化家園共建、促進園所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新時期發展下幼兒園教育工作應該重視幼兒游戲行為正確引導,采取科學策略提高幼兒社會行為能力。